趙文鑫

趙文鑫

趙文鑫,著名畫家。1960年生於上海,自幼喜愛書畫。目前為上海宇晴軒名家藝術畫廊簽約畫家,中國文化藝術研究院(香港)書畫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

主要事跡

在讀國小時,由於上課開小差,將列寧頭像畫在語文課本上而被老師訓斥,課餘更是將自己喜歡的黑白線描連環畫加以二度創作,在一本《智取威虎山》連環冊上根據不同的人物性格及電影智取威虎山的彩色效果進行填色,使之成為一本彩色的連環畫,如此不勝類舉,從中可以看出,後來成為職業畫家的天賦的一面,這也是許多畫家少年時候所具有的共性。

1977年拜上海著名畫家王健爾先生為師,重點學習素描,以及一些基礎性的國畫訓練,參加了1980年參加上海青年素描展覽會,並獲一等獎。同年拜著名山水畫家趙養正先生為師,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專攻山水,期間主要是先從“四王”入手,上追“宋元”諸家,對中國書畫的用筆、用墨、用水有了一定的理解,並開始創作一些小幅作品,1981年,經王健爾、趙養正兩位恩師的帶領前去拜會了時住上海茂名路、延安路口的當代著名山水畫大師“就新居”主人陸儼少先生,從此成為陸派山水同門的一員,對陸儼少大師的三分畫畫、三分書法、四分讀書的學說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並將此學說始終貫穿於日常作畫之中。

1983年趙文鑫先生結識了上海著名收藏家黃文治,有幸見識到大量古今名家真跡,並悉心研摹而廢寢忘食。同時經黃文治先生介紹,拜識了民國時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之婿,上海“大觀雅集”主人著名畫家張中原,並向其學習繪畫蘭竹。後又拜蘇州前清著名畫家顧鶴逸之子顧季文學習傳統山水,畫藝大進。

1990年趙文鑫先生經著名畫家楊之光推薦赴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系統地學習並研究了中國書畫的理論知識,以及中國美術史等,為日後的創作打下了紮實的技法與理論基礎。在進修期間,遊歷全國名山大川完成了一系列寫生作品,並於1991年在廣州舉辦了個人的太行山寫生展,獲得黎雄才為代表的諸多老師的好評。

1993年返滬後,趙文鑫先生放棄一切工作開始了職業畫家的藝術生涯,潛心創作的同時研究了自古至今各路名家的特色與專長,從中汲取營養。其間最痴迷於黃賓虹的“黑團團中墨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的藝術境界。深刻剖析了“點、線、面”在中國書畫中的妙用,為形成個性化的繪畫語言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在趙文鑫先生的諸多作品中,不難看出其背後流露出既有傳統的紮實基礎,又有陸儼少的靈巧、黃賓虹的渾厚、張大千的秀逸、李可染的大氣——令人耳目一新。雖然其作品常在媒體刊物上發表,但趙文鑫先生從不為了追求名利而隨波逐流,一心走自己的路,畫自己的畫。

值得一提的是,在趙文鑫先生這些年的創作過程中,趙養正老師的批評和鼓勵始終伴隨左右,令其受益良多,這也是作為畫家的幸運。期待趙文鑫先生有更多的佳作妙品行世。

主要成就

趙文鑫先生多年對傳統的探索,在創作上已逐漸顯露出自己鮮明個性的一面,從近期作品的效果看,不難發現是表現一種奇幻的古意潑墨山水,其勾皴組合、用筆純任性情,充盈著蒼莽的豪情,用墨則盡現幽邃變幻的韻致,由潑墨變異組合構成的整個畫面,雲煙縈繞生氣騰溢,又使整體氣圍形成大開合、的構架的大氣魄,筆墨趣旨為隨處生髮,時而清新奇幻,時而蒼潤欲滴,時而淡盪虛無,其若真、若幻、若明、若滅,恍然給人以“空翠濕人衣”的感受。如此“淋漓若濕,靈氣逼顯”的境界,充分突出了中國水墨的玄奧之處,尤其是畫面強調的“不似之似”的抽象自然,產生了有影的朦朧、光的空明,給人以莫可名狀的韻致幽情,其紮實渾厚的傳統筆墨與現代構成的鮮明張力相融合,顯示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以潑墨鑄奇幻,以山水抒胸意的藝術境界,更顯卓爍古今的中國水墨畫的永恆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