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英

1934年3月末,聯絡了二十餘支抗日義勇軍,成立東北反日聯合軍,他被推選為司令。 1936年1月,東北民眾反日聯合軍總司令部成立,他任總司令。 1942年1月,他帶領小分隊從蘇聯回到東北,在梧桐河一帶活動。

趙尚英(1910-1980)女。又名趙曼娜遼寧省朝陽縣人,趙尚志妹妹,9歲時隨父母遷到哈爾濱。高小畢業後,父親讓她考入了醫校,在其兄趙尚志的影響下,在國難當頭之際,她毅然投進入了文藝界,投身於抗日救亡之中,她與愛人冷波先後來到上海,考入上海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後在上海,南京等地從事戲劇工作,曾和著名導演袁牧之,陳波兒等,合拍了進步電影《桃李劫》。“七七”事變後她參加抗日救亡演出隊。到鎮江,南京,徐州等地進行抗日演出。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祖國的吼聲》等劇目。40年代,她與丈夫來西安,在抗日救亡文藝團體戰乾團從事教學和演出活動。1944年國民黨當局解散了戰乾團,她同家人開始了流浪生活直到1948年來到東北解放區,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文藝工作。才使她在政治上得到了解放,藝術上煥發了青春,先後在東北文教隊,東北人民劇院,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從事演員工作,並擔任總隊副隊長。1953年還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三屆慰問團赴朝鮮前線演出。在全國話劇匯演中多次獲獎。1980年3月3日逝世。

哥哥趙尚志

1919年,隨家遷居哈爾濱。幼年家境貧寒,11歲離家,尋職謀生。他當過雜役、學徒和信差。1925年考入哈爾濱許公工業學校,開始接受革命思想,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當年夏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是東北地區早期黨員之一。在學校被推選為學生會會長。同年秋因為搞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不久考入黃浦軍官學校第五期為學員。1930年“中山艦事件”後,黨派他回東北負責學運工作。曾兩次被捕入獄,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利誘,未能動搖他的革命意志。“九一八”事變後,獲釋出獄。不久滿洲省委任命他為省委軍委書記,負責領導抗日武裝工作。1934年3月末,聯絡了二十餘支抗日義勇軍,成立東北反日聯合軍,他被推選為司令。後改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他任司令。1935年4月,根據滿洲省委緊急通知精神,他當選為北滿臨時省委執行委員會主席。1936年1月,東北民眾反日聯合軍總司令部成立,他任總司令。他在統一指揮軍事行動,統籌安排給養,培養和調配幹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開闢了清原、木蘭、巴彥、鐵力等十餘縣為根據地。在根據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廠、被服廠、倉庫和軍醫院,還建立了政治軍事幹部學校,他擔任校長。1936年8月間,他被任命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下轄七個師,全軍約六千多人,活躍在松花江兩岸二十多個縣境內。1939年後,由於日偽軍連續派重兵“討伐”,抗日戰爭進入艱苦時期,敵人曾懸賞一萬元,通緝趙尚志,叫囂“一錢骨頭一錢金,一兩肉一兩銀。”敵人還多次派遣特務奸細混入抗日軍內部,企圖暗殺他,均未得逞。他一貫堅持黨的正確路線,在黨內針鋒相對的和王明、康生等人“左”傾路線做鬥爭,因而曾兩次被錯誤的開除出黨,撤銷黨內軍內職務,但他絲毫沒有消沉,依然對黨赤膽忠心,繼續堅持抗日武裝鬥爭。1942年1月,他帶領小分隊從蘇聯回到東北,在梧桐河一帶活動。2月2日在襲擊梧桐河警察分所時,被喬裝成老百姓的特務擊傷腹部,昏迷中被俘。他傷勢十分嚴重,敵人決定對他進行突擊審訊,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依然與敵人進行頑強鬥爭。他對審訊他的偽警察說:“你們不也是中國人嗎!現在你們出賣了祖國,……還有什麼可問的呢。”說完了他狠狠地瞪著審訊他的敵人,閉口不語。他英勇犧牲了。全國解放後,黑龍江省珠河縣第一屆工農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把珠河縣改為尚志縣。
趙尚志將軍的父親趙振鐸,1872年出生在尚志鄉尚志村,清末秀才,曾任朝陽縣自治會副會長、朝陽縣議會副議長,主持新政。後回鄉創辦清鄉預備會,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其英名和業績已載入朝陽史冊,是朝陽人民具有光榮革命鬥爭傳統的傑出代表。
1916年為躲避反動官府迫害而逃亡到哈爾濱。1958年逝世,享年87歲。1997年農曆10月1日,應趙家親屬的要求,趙振鐸和夫人張效乾的骨灰由哈爾濱市向陽山革命公墓遷回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在將軍山上按照民間樸素的方式修建了墳瑩。趙振鐸生前有遺囑,如果找到三子尚志的顱骨就要葬在父母身邊。為了滿足趙振鐸的遺願,由朝陽市在與趙尚志烈士陵園相毗鄰的南側修建了趙振鐸墓。
2008年10月25日,著名抗日將領趙尚志的顱骨安葬於烈士家鄉遼寧省朝陽市“趙尚志烈士陵園”,中共遼寧省委書記張文岳出席了安葬儀式。
新近落成的趙尚志烈士陵園建在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趙尚志烈士陵園”七字由原軍委副主席張萬年題寫,紀念碑題字“趙尚志烈士永垂不朽”由原軍委副主席遲浩田題寫。
陵園由墓室、塑像、紀念碑、廣場、陵園門、環境綠化區等構成。陵園門口六十二步台階,寓意趙尚志顱骨六十二年後被發現;紀念廣場長寬均六十二米,契合六月二日晚六時二十分找到趙尚志顱骨;紀念碑高十四米,寓意東北十四年抗戰勝利;菱台形墓室底是二十四米的正方形,寓意方方正正,墓室斜邊長十米,同底邊相加為三十四米,寓意趙尚志三十四歲犧牲;墓室由黑白大理石罩面,寓意趙尚志一生戰鬥在黑山白水之間。
百年前,趙尚志出生於今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幼年隨母親流亡哈爾濱,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九•一八”事變後投身抗日武裝鬥爭,曾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是中國著名的抗日將領、東北抗聯創建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二日,趙尚志在戰鬥中受傷被俘,敵人割下他的頭顱慶功,將他的軀體扔進松花江冰窟。二00四年,他的顱骨在長春護國寺被發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