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利

趙傳利

趙傳利,男,1965年生,中共黨員,1981年參加工作,黑龍江省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井下作業分公司修井一大隊副大隊長兼修井107隊隊長。參加工作26年來,他連年被評為公司先進典型,曾被授予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功勳員工”、“新時期五面紅旗”之“敢打硬仗的鐵人式隊長”等光榮稱號,曾榮獲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和黑龍江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大標兵”等榮譽。2007年12月,趙傳利榮獲第十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稱號,並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基本信息

人物事跡

1981年,趙傳利當上了一名油田修井作業工。趙傳利在工作中不斷磨練自己。井口掄管鉗最累,他一頂就是八個多小時;別人請假休班,他搶著頂替;手指粉碎性骨折,他帶著夾板硬是不下火線;水泥車抽不動泥漿,他就帶頭跳入泥漿池用身體攪拌。在一次施工中,為了降低修井成本,修107隊到其他井上回收舊泥漿。由於泥漿過稠,泵車出現卡泵,抽不動泥漿。當時現場沒有其它攪拌設備,趙傳利帶頭跳進了半人深的泥漿坑,在他的帶領下,大家也紛紛跳了進去,大家沒有一個退縮,經過一番努力,泵車終於又發出了暢快的循環聲。

1990年,得知塔里木石油會戰,趙傳利主動請纓,要求奔赴新疆。他帶領作業隊轉戰戈壁,挺進沙漠,一舉創造了“搬遷輪台301井途經數百公里、當天搬家、當天立井架、當天開工、當天有進尺、當天起下管柱260柱、500根”的紀錄。 趙傳利自學了採油工藝、井下作業、修井工程和試油等知識,並在實際工作中大膽採用新技術。他帶領修107隊曾創出了油田大修隊伍第一個採用側鑽井技術、第一個實施電泵井打撈、第一支進行氣井施工的“三個第一”,填補了國內修井作業的3項空白,使大慶油田修井技術不僅走向全國,也走向印尼、蒙古等國外市場。他不僅熟練掌握了普修、側斜、電泵電纜、深取淺取、氣井大修等多項工藝技術,能在幾百米外從鑽機轟鳴聲中分辨出地下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十幾種不同的井下異常情況,而且對“撈、磨、銑、套、倒”等12大系列、300多種修井專用工具都能熟練套用。2003年7月,趙傳利接到對中2-20井的大修任務。在大修方案中專家組認為該井套管變形,但在施工中,趙傳利卻發現是套管錯斷。面對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套管變形嚴重、正常撈錨工具無法下入井等諸多困難,趙傳利通過十幾次技術攻關,終於完成了該井的大修任務,其“導向式三滑塊撈錨”和“喇叭口式鑽頭”也分別獲得公司技術創新獎.

趙傳利敢於管理,善於管理,帶出了一支思想過硬、作風過硬、技術過硬的“鐵軍”,全隊實現26年安全無責任事故、質量無責任返工、環境保護無污染,被確定為大慶油田唯一一支“油水氣井搶險隊”,其班組先後榮獲中央企業“學習型紅旗班組”、黑龍江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模範班組”等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