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

越城

南京城的古稱,南京建城史的開端。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范蠡築城於今南京中華門外,這是在南京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史稱“越城”。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范蠡築城於今南京中華門外(古長乾里),這是在南京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史稱“越城”。

歷史概念

南京城的古稱,南京建城史的開端。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范蠡築城於今南京中華門外,這是在南京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史稱“越城”。它是南京地區有確切年代可考的最早古城。因此,南京城的歷史一般從越城的興建算起。

歷史背景

漢代典籍《禹貢》分全國為九州,南京屬於揚州地域。為什麼稱揚州? 《晉書刊號》說:“以為江南之氣躁勁,厥性輕揚。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揚也。”所以稱為揚州。隋末以前,許多史籍或專著稱南京為揚州,這是因為當時的揚州州治幾度設在南京的緣故。
西周末期,王室衰落,諸侯爭霸。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在今南京市朝天官後山設立冶城,鑄造兵器。所謂冶城,其實並非城邑,只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圍有土牆的“百工作坊”。當時依山鑄冶,所以朝天宮後山被稱為“冶山”或“冶城山”。

越城簡況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范蠡築城於今南京中華門外(古長乾里),這是在南京建造最早的一座城池,史稱“越城”。因築城工程是由范蠡主持的,故又叫“范蠡城”。越工勾踐在長千里這裡建城,是因為此地地理位置優越。這裡地勢較高,北臨秦淮河,南倚雨花台.西控長江。因此,越工在這裡築越城,用它作為進攻楚國的根據地之一。越城很小,城周只有“二里八十步”,相當於現在的942米,占地面積只有6萬多平方米。

古城現景

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洗刷,過去的越城現在也不復存在,但過去越城地域上崛起的是一座美麗而又嶄新的城垣。

古長乾里古長乾里
古長乾里古長乾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