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音樂

越南音樂 Music of Viet Nam,越南的古代音樂多為寺廟音樂。

越南音樂

內容

越南的古代音樂多為寺廟音樂。中國的雅樂、儒家音樂(包括祭孔音樂)、道教音樂,印度的佛教禮儀音樂,以及這些音樂的演奏方式和使用的樂器,早在10世紀起就先後傳入了越南。到15~18世紀,在音樂理論(如音律、音階、調式、工尺譜等)、樂器(如月琴、三弦、琵琶、二胡、箏、橫笛等)以及戲曲音樂(如嘲劇)、說唱音樂(如大鼓詞)等都與中國相似。用月琴和箏伴奏的古雅曲:《征婦》、《南哀》、《南春》、《流水》;古代歌曲:《連環》、《金錢》、《元宵》、《龍虎》等,現今雖已不再演唱、演奏,但尚有曲譜保存。
19世紀中葉,西方音樂開始傳入越南,尤其是南部的海港城市,受法國及歐洲其他一些國家音樂的影響很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音樂工作者致力於民歌的蒐集,挖掘民族遺產,發展、創造新的民族音樂文化。
越南是個多民族國家。除80%以上為京人外,尚有60多個少數民族,民間音樂主要是民謠。民謠按其傳統分類習慣為“說”、“吟”、“呼”、“唱”、“俚”、“歌”6大類。其中僅“唱”就包括“陶唱”、“嬌唱”、“春唱”、“盲唱”、“單鼓”、“宮戶”等數種,而以“北寧宮戶”最為有名,它已成為越南現代音樂創作的重要源泉。民謠的演唱形式多為男女小組對唱。內容多為祭神、祭天、民間故事、愛情、勞動號子、搖籃曲等。
越南音樂多為不帶半音的五聲音階,也有六聲和七聲音階。有5種調式,常交替使用。由於越南語言的六聲字調所致,形成了越南音樂音程大、音域寬、滑音多等特點。其南部地區的音樂與北方音樂略有差異。
越南現今使用的民族樂器主要有:獨弦琴、十六弦箏、二胡、月琴、三弦、橫笛、嗩吶、海螺、鑼(包括30個為一套的鑼)、木魚、鈴、德啷琴(又名竹琴)以及大鼓、小鼓等。
古典歌舞 越南的古典歌舞表演,使用銅鼓、獨弦琴、木琴、達勒琴等越南古典樂器,演奏民間樂曲,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民族舞蹈。越南傳統舞蹈有竹竿舞、竹笠舞、燈舞、孑L雀舞等
越南傳統音樂形式多樣,富有民族特色,比較典型的有順化號子、吟唱、小調。民族樂器有笙、笛、鑼、鼓、二胡等。
越南有種獨弦琴,又稱葫芒琴,是越南特有的民族彈撥樂器。琴為長方形,琴身橫臥,內空,左端有一細長把手,把手的上部向外彎垂,可握住來回擺動。把手下端穿一個橫臥:葫蘆,葫蘆肚三分之一以下橫向截去。一根琴弦一端固定在琴身右端,另一端固定在把手上,演奏時,右手撥動琴弦,左手撫動把手一緊一松,使琴發出悠揚悅耳的動聽音律。其突出特點是撥動一下琴弦後,來回擺動把手,可產生餘音纏綿、經久不息的效果,深受人們的喜愛。
越南音樂對於我們來說真的很陌生。然而,因為一部電影從而改變了我對越南的看法,讓我真正懂得去欣賞一個陌生民族。這部電影是-《戀戀三季》,它的藝術性使我不小窺越南電影,本人曾經去過2次越南,發現越南跟我想像的真的很不一樣的,整個國度充滿一種莫名的憂傷,它的音樂當你去聆聽的時候,尤其是當越南語配上好的音樂時,它那種特有的魅力,很雅致,又充滿一種很憂傷的情懷。他的配器--一些色彩樂器很有特點,,使用的是越南民族的樂器,自有一番味道。。這一張專輯是我在今年的除夕夜下午三點鐘得到的,那是一直聽到吃年夜飯,聽呆了,毫不誇張的說,其中幾首歌曲讓我流下了眼淚,因為歌手和音樂共同營造出來的那種感懷的風格,真的叫人無法抗拒。。。大家在聆聽越南歌曲時可以注意一下越南語的單詞結尾時餘音,非常迷人。

配圖

所屬分類

亞洲地區
外國音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