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家圖書館

越南國家圖書館座落於首都河內,其前身是法國殖民者於1917年11月29日成立的印度支那圖書館中心,1919年9月1日作為河內中央圖書館正式開館。越南國家圖書館雖然隸屬於文化信息部,但級別較高。館長:范世康(Mr.Pham The Khang),越南國家圖書館年度經費為40億越南盾。

基本信息

簡介

從1921年到1941年,作為法定保存本圖書館,正式接收印度支那出版的每種出版物各1冊。

1945年10月22日被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臨時革命政府更名為越南國家圖書館。

1954年法國人從越南撤離時將一部分館藏轉移到西貢和巴黎(約50,000種圖書和400種期刊)。
隨後美國入侵,戰亂不息直到1976年。

主要職能

①越南國家圖書館作為國家主要的繳送本、學位論文和專利的保存庫,收集有關越南的外國出版物,國外越南人的作品,著名作家的手稿以及具有較高價值的外國資料
②編輯出版越南國家書目及其他類型的書目;
③對國內圖書館系統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
④實施國際資料和書目交換、與國內外圖書館信息中心開展館際互借;
⑤提供有關圖書館事業的信息並開展圖書館學及書目學方面的研究
⑥在文化信息部領導下建立並管理公共圖書館的區域網路(LAN)和廣域網(WAN)。

組織結構

越南國家圖書館在館長理事會下設有科學委員會和另外11個部門。分別為:

(1)繳送本組:根據出版物法收集國內所有的出版物,並制定有關館藏建設和保護的政策;編輯國家書目月刊和年刊;登記記到的法定繳送本並進行初步加工。
(2)採訪與國際交換組:制定資源建設政策,為國家館館藏選擇和收集不同形式的國內外資料;進行國際交換。
(3)編目組:加工國家館的越南文和外文出版物;建立並更新資料庫;研究並為越南國家館及公共圖書館系統編輯分類法詞表及編目規則。
(4)報刊閱覽室:加工報刊資料(包括各種報紙、雜誌);向所有用戶提供信息檢索服務(在線上檢索和開架閱覽)。
(5)圖書閱覽室:向讀者提供到館服務;組織有關圖書及報紙的宣傳(書展及講座);研究讀者需求並充分滿足他們的需要;發行圖書館卡片(每年圖書館發行8000張卡片)。
(6)自動化組:為圖書館制定自動化計畫;除了為國家館建立網路外還為全國公共圖書館系統建立網路;管理和維護區域網路和廣域網;建立並改進資料庫質量;提供廣域網服務(電子郵件、檔案傳輸和在線上檢索);修訂和出版國家書目;對國家館和公共館圖書館員進行計算機培訓。
(7)參考組:組織進行信息參考諮詢活動,選擇性地提供信息,改善圖書館的信息參考系統;編輯專門書目;進行用戶培訓。
(8)保存組:制定管理、組織館藏的戰略;保存和保護圖書館資料;研究避免資料被損壞的措施;對善本進行縮微化。
(9)研究與專業指導組:協調並進行圖書館科學理論的研究;制定研究計畫並推出科研項目;與其他部組合作制定培訓計畫並編輯專業文獻;在文化信息部及其他部指導下對公共館活動進行調查,對越南公共圖書館系統提供專業指導,組織有關圖書館事業的會議;編輯圖書館雜誌。
(10)國際關係組:保持和發展國家館與海外其他圖書館之間的關係;協調各組的功能進行資料交換;制定與國內和國外圖書館之間合作的短期和長期計畫
(11)管理組:協助館長理事會;起草圖書館月度、季度和年度活動報告;為圖書館活動制定短期和長期計畫;計畫並處理圖書館人力與財務事宜。

建築設備

越南國家圖書館館舍使用面積12,500平方米,由新舊幾座風格不同的建築物組成。1996年10月,政府批准根據時代要求改變和擴充越南國家圖書館。該建築包括兩部分:將舊建築物擴大2000平方米,並建設一座11,000平方米的新樓。2004年建築物投入使用,屆時越南國家圖書館有17,000平方米投入使用,可容納1000多位讀者。

資源建設

越南上世紀60年代開始重建中央藏書,增加了20,000件。
國家圖書館的法定保存本權擴展到每種10冊。
到20世紀70年代末,圖書超過1,200,000卷裝訂本期刊70,000卷。除了越南語藏書有所增加外,還增加了數量可觀的法文、俄文、中文英文和德文藏書。
專藏有亞洲語言的各種藏書,少數民族資料,雕版印刷品,照片錄音資料和兒童讀物。
由於有繳送本法,所以越南國家館1922-1945年以來的印度支那出版物及1945年以來的出版物收藏較為完整。

數字圖書館

現在的資料庫有書目記錄130000條;報刊記錄6000條;印度支那報紙和期刊記錄1700條;論文記錄3000條。

館際交流

越南國家圖書館與世界上32個國家的122個圖書館保持有資料交換關係,同時是東南亞國家圖書館、亞洲大洋州國家館館長會議、東南亞圖書館員大會及國際圖聯成員。

用戶服務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六 8:00—20:00(除了公共假日外,一個月內有2天閉館,分別為每月第二周和第四周的星期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