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民歌]

走西口[民歌]

走西口[民歌],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

走西口[民歌]走西口[民歌]
《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 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陝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當時有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當地人也學會了。

歷史背景

包頭,現在是內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過兩百萬。在一百多年前,這裡還只是個叫包克圖的小村子。包頭人說,因為山西人到這裡做生意,才一點一點有了今天包頭城的雛型,現在包頭城裡還流傳著“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這樣的說法。復盛公就是山西一戶姓喬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開的商號的名稱。 山西,明、清兩朝的許多地方志中,也提到了當時山西人到西北謀生的經歷。由於有這種經歷的人太多,在一些地方竟成了一種風俗。

《太谷縣誌》中記載太谷縣的人“耕種之外,鹹善謀生,跋涉數千里率以為常”。

《盂縣誌》中說“往往服賈於遠方,雖數千里不辭”。

《壽陽縣誌》說鄉民“貿易於燕南塞北者亦居其半”。

民歌的形成

走西口[民歌]二人台《走西口》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政府開放了封閉幾千年長城外的“黑界地”,組織了大規模的晉陝移民活動,這就開始了走西口。以後時緊時松,始終沒有間斷。先有走西口這件事,後才有《走西口》這個曲兒。這就說明《走西口》民歌、山曲產生的年代應該在1697年以後,至今起碼有300年的歷史了。

《走西口》民歌產生在什麼地方呢?這個問題首先要看走西口這件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二人台《走西口》劇中,玉蓮唱:“家住在太原”,太春唱:“頭一天住古城”,古城指陝西府谷古城,太原至古城兩地相距440公里,那時走西口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頭一天住古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河曲人走西口頭一天住古城,是正常情況,因為河曲、古城相距30公里,正好是步行一個站口。陝北民歌《蘭花花》、《三十里舖》的蘭花花、四妹子是有實實在在活生生的原型人物,那么太春、玉蓮是否確有其人?有待考證。我認為有無具體人物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們是晉陝走西口勞苦大眾的集中的典型的代表——這片土地的農民、小手工業者、小商小販、城鎮貧民、民間藝人、小知識分子等社會低下層人物。所以《走西口》的民歌應該產生在晉西北、陝北這個區域,是這片土地上人們共有的文化遺產。

《走西口》民歌的形成和其它民間藝術一樣,是歷代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從我50多年來蒐集整理《走西口》民歌、二人台時發現,榆林市12個縣區、晉北忻州市區域內有許多不同曲調、不同風格的《走西口》原生態民歌、山曲和二人台唱腔,說明這些地方過去貧苦人民都走過西口。在走西口與親人、情人離別時和走西口途中抒發他們的苦悶情感和難捨難分的感情就隨編隨唱,你一句他二句就唱起了山曲:“提起親親跑口外,淚蛋蛋流得泡一懷。”

榆林市各地的《走西口》第一段基本上是“哥哥走西口,小妹妹也難留,手拉著綿手手,送哥出大門口。”感情真摯,坦率大膽。走西口的內容表述各有不同,有的描述了現實生活的殘酷;有的編出到口外對親人的思念;也有對官場、富人、土匪控訴的等等。

走西口的難離難分、途中艱辛、口外困境都要編都要唱,再加上帶去了豐富的陝北民歌、山西民歌又融進了蒙古族民歌,使《走西口》曲調十分豐富、十分優美。編得快、唱得快,傳得也快。經過各地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的加工錘鍊和傳唱,《走西口》的民歌、山曲和二人台就形成了,成了二人台的典型代表,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2007年10月1日央視播放了由於魁智、李勝素、袁惠琴、劉桂娟演出的新編京劇《走西口》,《走西口》已登上了京劇舞台。我堅信不久的將來,《走西口》交響音樂也將會出現,《走西口》這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一定會登上世界音樂殿堂。

歌詞

演唱:馮健雪  

編詞 編曲:賀藝

配器:趙季平

哥哥你要走西口,你的妹子實實難留,
提起你走西口,小妹妹淚花流。
哥哥你要走西口,你的妹妹不丟你的手,
有兩句知心的話,哥哥你要記心頭。

走路你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兒多,拉話兒解憂愁。

坐船你要坐船後,不要坐船頭,
船頭上風浪大,怕你掉到河裡頭。

哥哥你要走西口,不要交朋友,
交下的朋友多,怕忘了我。

送哥送到大路口,你的妹妹不丟你的手,
臨別最後一句話,妹妹等你到白頭。

採訪:梁小民

梁小民 北京工商大學 教授
問:山西人走西口的時間呢?

答: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那么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

問:何謂走西口呢?

答:應該前後持續了將近三百年左右,而且應該說走西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於是呢?人口外遷,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於在內蒙這一帶,當時的邊防需要,所以晉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時候,內蒙邊防的需要發展起來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於到後來的票號。所以走西口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中國移民的一個部分。

總結

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西口出去的人們紛紛踏上尋根訪祖的路!在山西省河曲縣至今還完整保留著走西口時必經之路"西口古渡".走西口年代的民歌也流傳至今,叫"二人台",聽一首二人台走西口,不難體會出不當年走西口時的悲離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