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求職三步棋

走好求職三步棋,作者,錢詩金,程繼隆,由企業管理出版社於2006-5-1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走好求職三步棋

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大學畢業生?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組織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發展2006年度調查報告白皮書》的調查結果顯示:應屆大學畢業生與用人企業存在很大分歧。

1.技能與心態。調查顯示,41.28%應屆大學畢業生認為,解決當前就業難的方法首先是“提高自己的技能”,其次為“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31. 94%)”。但是,在企業看來,“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最主要的是“學生調整就業心態”,而“學生提高職業素質”、“提高學生技能”反倒其次。

2.需求與溝通。大學生和企業在困擾畢業生求職因素選擇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即“對企業專業崗位知識缺乏了解”成為困擾畢業生求職的首要因素。企業認為,“對社會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是困擾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

3.專業與水平。企業對畢業生素質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畢業生的 “適應能力”,其次是畢業生的“專業水平”,第三為畢業生的“品德”。但是,不論是應屆大學畢業生還是在校大學生,品德都被排在非常靠後的位置。

4.就業與擇業。在就業難的情況下,44.21%應屆大學畢業生將“先就業後擇業”作為首選。但是,在企業用人方面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是建議大學生“先就業,後擇業”,另一種則是“先擇業,後就業” 。

求職是人生中的一個棋局,如何以平和心態開局、如何靠轉變觀念博弈、如何用行為體現價值,請君走好三步棋。

編輯推薦

職場如棋局,高手似林立,兵卒車馬炮,將帥攜相士,競爭大比拼,求職不容易,若想早勝出,走好三步棋! 求職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商,也不僅僅是情商,還需要培養自己的職商,惟有智商、情商、職商都較高的人,才能在職場上遊刃有餘,前途無量。對於一個求職者來說,不要懷疑自己環境的好壞,也不要懷疑職業的有無,應該清醒地看到,職場處處有風景,職場處處是平台,從職業生涯規劃來看,職場強者需要耐心和毅力,耐心讓你獲得紮實的創業經驗;毅力使你得到行業資源,這些經驗和資源是你馳騁職場的不竭動力。

目錄

前言:求職如下棋

第一步棋:以平和心態開局

兵降低門檻 調整期望

求職銘一

跪射俑”的啟迪

尋找“所羅門遺址”

適時修正期望值

調整期望值誤區

我的目標就是當總裁

能當好下屬就能當好主管

成功的關鍵在於運氣

把期望寄托在人事部門

只有得到公司賞識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由老闆決定自己的期望

只有改正了缺點才能實現期望

鄰家的綠地總是更綠更好

抓住再次的期望

提升期望值機率

實現期望靠自己

降低期望值易成功

記住自己的期望

時刻不忘期望值

卒手眼合一 確定優勢

求職銘二

求職切忌眼高手低

作用一:防癢——糾正一個壞習慣

作用二:發力——激發一種好行為

作用三:提神——擁有一個好心情

眼高手低——職場敗局

敗局一:眼高手低導致光說不練壞習氣

敗局二:眼高手低往往會自折生路

克服眼高手低的方法

改變眼高手低的三句話

“不行動,就完了”

“從眼下做起”

“為什麼一點兒表示也沒有”

訓練自己從低處做起

承擔全部責任

生活有目標

制定行動計畫

願付出代價

不斷自我鞭策

絕不半途而廢

辦事從不拖延

在職場上發揮優勢

職場優勢自我檢測

詞語一語言智力優勢

數理一邏輯智力優勢

視覺一空間智力優勢

動手能力優勢

音樂智力優勢

人文智力優勢

人際交往智力優勢

自省能力優勢

炮鎖定目標直擊要害

求職銘三

站在迷宮人口處

收斂“飛特”心情

最好的職業在哪裡

挑肥揀瘦的負面後果

鎖定職場目標

第二步棋:靠轉變觀念博弈

第三步棋:用行為體現價值

附錄一:建立CN域名——大學生求職新思路

附錄二:北京市人才市場概覽(2006年)

參考書目

前言

求職如下棋,無定數,多變數。今天的職場,不見硝煙,但見硝煙。說職場是殘酷的戰場,一點也不過分——幾乎在任何形式的招聘會上,都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熱烈得近乎火拚,讓我們共同感受到這樣一種生動而嚴酷的現實:求職不易,競爭激烈。. 國家發改委專題報告顯示:2006年預計全國勞動力供求缺口1400萬,其中大學畢業生413萬,比上年增加75%。大多數初涉職場的應聘者,在近乎火拚的求職路上,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飽嘗一番酸甜苦辣之後,不禁深深地慨嘆:找到一個理想的職位,比找對象還難。職場就像是一場棋局,競爭對手是與我們身價相當的人。可有的人能預想到幾步,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書摘

抓住再次的期望

如果經過努力,期望值沒有實現,可以再修正一下自己所期望的目標,適當降低門檻,在這裡需要提醒,千萬不可喪失再次應有的期望。

李偉民是學電子的,畢業後,找到一家小型電子器件廠。他受不了工作乏味、無所事事,更不知道熬到哪一年才能出頭。他一心想去跨國公司,就跳槽去了一家大型電子元件製造企業。

不到半年,他越來越感覺還不是自己喜歡的地方。因為收入還比較高,就挨到了兩年契約期滿。他總結:“做技術工作本身感覺還可以,但工廠太封閉,與外界打交道少,工廠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環境。他認為自己性格內向,不適合做銷售。可那些同事認為他的性格這么溫和、有親和力,為什麼不去做行銷!——他想是不是自己的感覺不對?他沒有去做銷售,而是去了一個廣告公司做業務,做了3個月,經理說:我看你性格內向,不適合做業務,就讓他寫文案。

他那時對做業務很狂熱,很不服氣,就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做業務。做了半年,覺得廣告行業這么不容易做出名堂來。後來發現房地產業很紅火,他找了3個多月,終於找到一家著名的房地產公司做行銷策劃。李偉民發現,自己的策划水平遠高於他們,但與開發商,自己的上司、銷售部門的協調卻有難度。剛做了3個月,就離開了那家公司。

一次中學同學聚會,其中一個做律師的同學做東,一副成功人士的派頭。李偉民又想,做律師需要對法律條文準確地理解和把握,自己應該比他更適合。於是李偉民去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做助理。開始一段時間,每天的工作就是為債權人催債。他每天打電話,在電話中威嚇那個債務人說:“再不付款就等著收屍吧!”以這樣的口吻來追款。做律師助理本想學東西,但沒有人教你任何東西。李偉民想長期這樣下去不行,於是他刻苦學習一年,考了律師執照。等到自己做了律師才發現,業務從哪裡來?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再看看其他的律師——原來律師首先實際上是一個高級業務員。

我們每換—個新工作,以為自己適合,等到真正做這份工作時才發覺並不適合。所以我們總是感嘆:為什麼工作總是不如意?所以我們在做一份工作之前,一定要事先對這份工作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如何?這樣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對人的性格和天賦有什麼基本要求?也就是要知己知彼——既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職業。

P12-1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