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鄰女(一作寄李億員外)

贈鄰女(一作寄李億員外)

《贈鄰女(一作寄李億員外)》是唐代女詩人魚玄機的傳世名篇。寫於公元863年(唐懿宗鹹通四年)冬季。魚玄機經恩師溫庭筠介紹結緣於李億(一作李憶,字子安,江陵名門之後,祖蔭而獲進京補左補闕之職)兩人一見鍾情,嫁於李億為妾,甚得李的寵愛,度過了近百日恩愛纏綿、刻骨銘心、和諧美滿的生活。後因李憶夫人不容,送於京郊鹹宜觀為道士。她希望能早日重聚,可惜終成泡影,在絕望之下寫下了此詩。

詩詞正文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作者簡介

魚玄機(約844——約871年),原名魚幼薇,字蕙蘭,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市民家女,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與李冶、薛濤、劉采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十歲的時候已經可以作詩,並與大詩人溫庭筠相識,二人你來我往的作詩,成為忘年交。十五歲被李億補闕(掌諷諫之官)納為妾,與李情意甚篤、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鹹通時,李億遣其出家,在長安鹹宜觀為女道士,改名魚玄機。她為道士後,對李億仍一往情深,寫下了許多懷念他的詩,如《情書寄李子安》、《隔漢江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寄子安》等。只是,她沒想到,李億早已與夫人離開長安,遠赴揚州為官,自此不再歸來。

此後的魚玄機性情大變,開始遊戲人生,縱情聲色,變成了一個放蕩的女人。她曾漫遊江陵、漢陽、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懷;亦曾放縱情懷以求知己;在道觀門口貼上“魚玄機詩文候教”,廣交才子名流,往來酬唱,門庭若市。她終日游跡,放縱淫慾,喝酒行樂,調笑奢靡。《北夢瑣言》說她“自是縱懷,乃娼婦也。”她曾與許多文士,如溫飛卿等交往甚密,以詩相寄贈,但終是孤零一身,她無可奈何地發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絕望的心聲。鹹通九年,因妒殺侍婢綠翹,被京兆尹溫璋處死。

白話譯文

美麗的鄰家女子,白天時用衣袖遮住臉,春日裡更添惆悵,懶得裝扮,都是有原因的。

她深深慨嘆著,像她這樣的女子,在人世間求得無價的珍寶,是很容易辦到的事,而想要獲得一個志誠的心靈伴侶,卻是如此的困難。

為此她夜夜在枕上暗自垂淚感傷,為此她經過花叢間也不免有了斷腸的思量。

然而,既然已有了這樣的才貌,那麼,只要再鼓起勇氣,主動爭取,便是宋玉這樣的才子也能求得的,又何必怨恨王昌這樣的才子,若即若離的態度呢?

賞析

此詩以無價寶比有情郎,闡述了女子對愛情的重視和追求;以易求反襯難得,訴說了愛情追求的艱難與痛苦。詩人以自己切身的生活經驗得出痛苦的結論,喊出被侮辱被損害婦女的苦悶心聲,這是對封建社會中婦女普遍遭受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全詩格調哀婉,含蘊深刻。

古代女人毫無地位,常被男人隨意冷落拋棄,男子可以妻妾成群,女子卻只能從一而終,不能自由戀愛,因此古代女人每多有對男人之無情的不滿和哀嘆。腐朽的制度,造成許多男子在愛情上喜新厭舊,情意不專,因而女子要想尋得一個有情有義的丈夫,比尋求一件無價之寶還難。

韋毅《才調集》將這首詩直標為《寄李億員外》。從詩意可以看出,此詩是在鹹宜觀當道士時寫的,可以把這首詩看成是魚玄機對李億絕望後表示心跡的詩。此詩是至情之語,不僅表現了她對李億之無情的怨恨,也寫出了古代被遺棄女子的怨憤,高度概括了封建社會中婦女普遍不幸的遭遇,喊出了被侮辱被損害婦女痛苦的心聲。

魚玄機才十七八歲便嫁給李億為妾,原先甚得李的寵愛,後李因其妻之讒言,而將玄機冷落。玄機此詩寫她對李億之無情的怨恨-即使是再無價的金銀財寶也都容易求到,人世間所最難得到的,是那真正有情的男子啊! 女人的一生,最在乎的往往是情;而世間所最難得到的,是那真正有情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