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法

賓士法(SCAMPER) ,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艾伯爾(Robert F.Eberle)創作。這是檢核表,這種檢核表主要藉幾個字的代號或縮寫,代表七種改進或改變的方向,能激發人們推敲出新的構想。

概述

馳法(SCAMPER) ,由美國心理學家 羅伯特·艾伯爾(Robert F.Eberle)創作。這是檢核表,這種檢核表主要藉幾個字的代號或縮寫,代表七種改進或改變的方向,能激發人們推敲出新的構想。學者陳龍安(2002)用了“代結應改他去重”七個的中文單字作代號,以方便記熟這七種改良原物的方法。

1、代(Substituted, S)

何物可被“取代”?

2、結(Combined, C)

可與何物“結合”而成為一體?

3、應(Adapt, A)

是否能“適應”、“調整”?

4、改(Modify, M)

可否改變原物的某些特質如意義、顏色、聲音、形式等?

5、他(Put to other uses, P)

可有“其它”非傳統的用途?

6、去(Eliminate, E)

可否“除去”?可否濃縮、精緻?

7、重(Rearrange, R)

重組產品的各個要素。

概要及內容

S Substitute(替代) 何物可被“取代”?
C Combine (合併) 可與何物合併而成為一體?
A Adapt (調適) 原物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M Modify、Magnify(修改、擴大) 可否改變原物的某些特質,如意義、顏色、聲音、形式等?
P Put to other uses(其它用途) 可有其它非傳統的用途?
E Eliminate(消除) 可否將原物變小?濃縮?或省略某些部分?使其變得更完備、更精緻?
R Rearrange(重排) Reverse(顛倒) 可否重組或重新安排原物的排序?或把相對的位置對調?

步驟

賓士法的5個步驟為:

Step1:製作5直欄、8橫列查核表格

Step2:為每一個切入點找出最適合的定義

Step3:設計問題

Step4:思考可能答案

Step5:評估可行方案,落實流程改善或產品改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