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雙登

賈雙登,陝西高陵縣雙登皮鞋廠廠長,1993年靠著自己的技術和毅力加上殘聯的支持創辦了雙登皮鞋廠。先後榮獲獲地方納稅先進個人、西安市自強模範、陝西省自強模範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賈雙登,男,陝西高陵縣雙登皮鞋廠廠長。

經歷

賈雙登,14歲突然失聰。1993年靠著自己的技術和毅力加上殘聯的支持創辦了雙登皮鞋廠。他決一邊製做,一邊代銷各地名優皮鞋,最大限度的滿足顧客的需要。銷量不斷上升,從原來每月銷售幾十雙到每月600多雙,生意越做越大。他把顧客當作自己的親人,國家標準包修三個月,他卻為顧客終身免費修理。2009年,企業總投入50萬,他創造了72萬的營業額,實現利潤20萬,給國家交稅近一萬元。高陵縣殘疾人聯合會第四屆主席團委員,高陵縣聾啞人協會主席,西安市殘疾人聯合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代表、西安市聾人協會副主席。

他在辦廠期間先後招收了5名殘疾人為徒,使他們各自辦起了自己的加工廠。為村里修路、建校、扶助貧困孩子上學共無償捐款十餘萬元。

榮譽

賈雙登先後榮獲獲地方納稅先進個人、西安市自強模範、陝西省自強模範等榮譽稱號。

生平事跡

賈雙登,男,1962年4月出生於高陵縣灣子鄉岳華村,現任高陵縣殘疾人聯合會第四屆主席團委員,高陵縣聾啞人協會主席,西安市殘疾人聯合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代表、西安市聾人協會副主席。

1976年賈雙登代表高陵縣參加鹹陽市中學生運動會,在桌球比賽中獲得冠軍,由於高度興奮,突發雙耳暴聾,雖然多方醫治無效,14歲的他從此開始了無聲世界的人生歷練。

多次的失聲痛哭,無奈的告別了他的校園生活,面對今後漫長的人生,他選擇了自學,在家裡他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要求自己,堅持學習文化課,這一情況很快讓村裡的小朋友告知了老師和學校領導,大家都為雙登“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老師為他送來了課本,同學們放學捎回了當天的作業,第二天又將雙登做完的作業帶到學校讓老師批閱,這樣,他終於讀完了國中學業。本應上高中的他,因為實在不願再看到這么多好人為自己勞累,就放棄了繼續讀書,回到了生產隊,那年他16歲。

在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中,雙登不便與人交流,村幹部鑒於他的特殊情況,就照顧他乾點、巡渠、當計工員之類較輕而又獨立的工作。在乾好本職活路之餘,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看書學習上,廣泛的閱歷培養了他寫作的基礎,他把發生在自己身邊好人好事,都寫成通訊稿送到當時的公社廣播站,幾年下來,竟有60多篇稿件被公社廣播站採用,10多件被縣廣播站採用,還有些被省報刊登。直到1982年農村體制改革,雙登又面臨著再一次的人生抉擇,這年他剛剛20歲。

由於家裡人多地少,經濟壓力很大,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償還他治耳聾的外藉資金,就隨本村一位包工頭去西安建築工地當瓦工學徒。經過一年半的勤學苦練,終於學成,正當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沒想到因建築意外事故摔斷了腿,經過治療,雖然痊癒了,但工頭不再讓乾瓦工。為了安全,只好改學木工。

學木工時基本都是手工,且一般都在室內。由於聽不見師傅的叮嚀,常受到師傅的訓斥,他曾產生過不學的念頭,但想到家庭生活的辛酸,他還是堅持學下去,當逐步熟練了木工基本功時,行業卻開始走向半機器化,電鋸電刨代替手工,流血事故時有發生,大家整天為他的安全提心弔膽。工頭和他父母商量,勸其停學木工。

第三次是在舅舅開辦的綜合廠學制鐵杈。由於有了前二次的經驗,學起來比較容易,經過一年多刻苦努力,掌握了制杈的全部工藝。可到第三年收割機大量增加,原來供不應求的鐵杈,轉眼降價且大量積壓,第四年只好停產。

他用七年的時間,也沒能學成一門有發展且能養家的技術,心裡難過極了。難道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天無絕人之路,正巧那年他的西安一位遠房親戚開辦了一家家庭皮鞋廠,生意很好。父母便動員他學製做皮鞋。和以前的技術相比,做皮鞋的難度大多了。誤差要求特別小。比如楦吧,一隻鞋38個釘子,每一個釘子都決定著一雙鞋的質量。有一次做起毛工序,師傅告訴不出邊。因為看錯口型,理解為出邊,將十雙皮鞋出邊向外起毛1毫米,致使全部次品,僅半小時損失達300多元。

經過這樣的挫折,他膽小了,害怕了,這樣的錯誤別說掙錢,給人家錢都不讓你乾!從那以後,他幹活特別小心,實在看不準口型,就求師傅給他寫。師傅也很忙,又不善寫,但見他幹活認真、肯吃苦,就利用休息和晚上給他寫技術要領並耐心指導他做活,就這樣日復一日,在比別人付出多幾倍的努力後,他終於學成出師了。當他一人做完全部工序,制出第一批皮鞋時,師傅感到很滿意,高興的讚嘆:“真沒想到,連話都聽不見,驟然能做出這么好的活。”出師以後,就正式在鞋廠上班,次年,鞋廠因為一些家庭矛盾停產,他也只好回到家裡。

有了技術,沒錢還是不行。那時高陵養雞規模很大,他父親一邊行醫,一邊銷售雞料。他只好幫父親進貨,這樣一邊賣料,一邊打聽製鞋的舊設備。在好友的幫助下用借來的錢買了套舊設備,經修理,改裝後,在家裡開始了他艱難的創業里程。

萬事開頭難,皮鞋制出來了,銷路在何方?他帶著樣品,在妻子的陪同下,在臨近的縣城鞋店,一家一家的推銷,由於質量好,價格合理,“雙登皮鞋”很快在高陵、涇陽、三原、銅川、西安等地傳開,受到顧客廣泛好評,當他有幸參加縣殘代會時,殘聯領導給予以高度地評價,當即表態,讓縣殘聯的同志利用休息時間幫他聯繫銷貨,靠著自己的雙手拼博,一無所有的他,很快發展成擁有十人的高陵雙登皮鞋廠。時值溫州經濟飛躍,大量的溫州皮鞋湧入陝西,皮鞋開始供大於求,部分集體鞋廠出現虧損。

經反覆考證,賈雙登決定直接進入市場,減少產品流通環節,降低價格,平穩發展!於是他毅然將加工廠搬至離家較近的永樂鎮。一邊製作,一邊零售。初到市場,聽不見的他,很難和顧客溝通,周圍人議論說:“耳朵都聽不見,能做個啥皮鞋!”面對這種壓力,他只有一個信念,優質的皮鞋就一定有人穿!為取得顧客的信任,別人包修二個月,他終身包修一年!精誠至則金石開,優質的產品,優良的售後服務,終於使他的轉型計畫順利實現。

在此期間,雙登先後多次參加縣、市、省殘代會,並榮獲地方稅務先進個人,各大報紙及時報導了他艱苦創業的先進事跡,及大地鼓舞了無數的殘疾人自強自立。他還先後招收5名聾人為徒,不厭其煩的向他們傳授技術。

隨著製鞋產業化的發展,手工製作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他決定擴大經營範圍,一是製做,一是代銷各地名優皮鞋,最大限度的滿足顧客的需要。

由於他做的鞋活路細、耐穿、舒服,加之他代銷的名優皮鞋比其它地方的價格低,於是到他店裡做鞋的人、買鞋的人越來越多,銷量不斷上升,從原來每月銷售幾十雙到每月600多雙,生意越做越大。

生意做大了,但他的工作卻更細了,他把顧客當作自己的親人,國家標準包修三個月,他卻為顧客終身免費修理。他說:“我的錢來自社會,一定要回報到社會。他不但交稅,還年年超額完成任務,十幾年來,給國家交納了近5萬多元的稅款,多次受到稅務部門的表揚。村上修路、建校、貧困家庭孩子上學、娶媳婦他都慷慨相助,多年下來累計竟達10餘萬元。

在穩步發展的2009年,企業總投入50萬,他創造了72萬的營業額,實現利潤20萬,給國家交稅近一萬元。他不但做好自己的生意,還常常抽空幫助貧困的殘疾人,指導.支持他們從事各方創業,無償贊助各類殘疾人前期投資達5萬元。他高貴的品質和感人的事跡深受社會各界的讚揚。

現在他打算發展一個製作、批發、零售、修理一條龍的新型皮鞋超市,並逐步在外地建立自己的皮鞋連鎖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