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又福集

在美術實踐中他修煉自己的人品和畫品,力爭在作品中表現真善美的感情。 賈又福是李可染的得意學生,是“李家山水”派中的重要一員。 在堅實的同時,他追求的奇特、博大、詭話之美。

內容介紹

《賈又福從藝50周年回顧·賈又福集》講述:在當今中國山水畫壇,賈又福是一位最有成就、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畫家之一。他創造的山水畫新樣貌和新風格,是繼李可染之後的又一次突破,對於當今和未來的中國山水畫的創作,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文人水墨畫中的山水傳統甚為豐富。宋元明清都有極其寶貴和極其重要的積累。清代中期之後,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和美學觀念的影響,美術家們忽視生活體驗,忽視寫生,陳陳相因的模仿之風盛行,致使山水畫出現衰微現象。滿足於在小情小景中討筆墨趣味,缺少中華民族大山大水精神內涵,缺少宏大的氣勢和時代氣息,是這種衰微現象的重要徵兆之一20世紀以來,受中國社會大變革的推動和鼓舞,也是受世界革新潮流的影響,中國現代畫家為振興包括山水畫在內的中國水墨畫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做出了可貴的貢獻。在山水畫領域,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是最傑出的代表。他們探索的途徑不同,風格有異,但具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山水畫中鼓吹和發揚中華民族美術原有的偉弘氣勢,並賦予新的時代風貌。他們尊重傳統、研究傳統和深入發揚傳統,使之為現代創造服務,而不是固守傳統不變。在西來文化的衝擊下,他們拓展觀念和藝術視野,面向現實,面向自然.取借古開今和古為新用的立場,和民族保守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毫無共同之處,對本功。賈又福常說,他對李可染最崇拜,受其苦心培育一生難忘。看來之所以如此,不僅是李可染的美術成就最高,創立了完整的山水畫理論和教學體系,而且還因為賈又福在氣質上和自己的老師相近。他們都出身於普通的農民家庭;對待生活和美術都極其真誠,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李可染自稱是“苦學派”,又福自噓為“呆痴派”、“呆痴”者,除美術之外一切不顧也。又福做學生時,社會上普通流行民族虛無思潮,對傳統較為漠視。在這種情況下,他卻對傳統美術,對民族遺產情有獨鍾。他系統地鑽研了中國山水的傳統,學畫史、翻閱各種畫冊,到博物館看真跡臨攀各宗各派作品。在近現代畫家中,他特別喜歡的有黃賓虹、潘天壽、石.。對古人,他在廣覽博取的基礎之上,特別研究了范寬、李唐、龔半千和石濤四家.他觀摩他們的作品,記錄其筆法、小構圖,做到了閉上眼睛時.歷代名家傑作之“音、容、笑、貌,即朗現於腦海”。有了堅實的傳統基礎,加上李可染反覆強調的寫生訓練和創造精神,賈又福逐漸對中國畫的精神和實踐技巧有了較深的體會。在學生年代,他的畫風也多受李可染的影響,如他所說,那時“面貌亦步亦趨可染老師風範”。
賈又福創作發生變化的重要轉折是在太行山寫生之後。1964年9月,他最早在太行山,為畢業創作去體驗精神內容。這時,他眼中和心中的太行,似乎成了包含過去、現在和未來,宇宙、民族和自身的精神載體。“吾予太行山野.長坪大坡之上,見群山崢嶸,赤岩如血壯士之肝膽相照,搏大風而怒號,猶聞燕趙慷慨悲歌.”賈又福在升華太行山大自然中升華著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藝術境界。從這時起他與其說在寫太行,毋寧說他是在寫宇宙、寫自己;其說他在用技巧作畫,毋寧說用自己的思想和內心體驗於《大野疾風》、《大岳雄風》、《大岳扶搖》、《大岳驚留》、《高山仰止》、《無聲山濤》、《山嶽之聲》……一幅幅有宏大氣勢和深邃思想內容的力作出現了。正是在這些作品中,表現了畫家“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的美術追求。
作為畫家,賈又福的創造價值最突出的品格是哪些呢?我以為:造態度的執著和真誠。賈又福對美術有一種宗教徒的殉道精神。他和“玩”美術的人截然不同。他全身地投入美術,把美術當作崇高的事業。在美術實踐中他修煉自己的人品和畫品,力爭在作品中表現真善美的感情。“走在時代的前面,給人們以崇高的精神啟迪。”他反覆告誡自己,在創作上要“至真至難”,真,即表達真性情、真感受、真認識、真意趣。難,即經過艱苦探索所尋得的難能可貴的手段。當今中國畫壇和世界畫壇的最大污染大概就是“假”和“易”。畫家作畫不表現自己的真情實感,而按照世俗的要求作畫,或照前人、別人的模式作畫。這樣的畫,畫起來不費氣力。賈又福不論做人還是做畫家,不論看人生道路還是美術道路,都粉眼於難處,都嚴格要求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他幾十次赴太行,才認得太行真面目。他在太行,也是到了別人不願或不敢去的地方,才獲得一種體驗,方領悟到別人難以領悟的精神內涵。他的座右銘是“在美術生活和創作的路上跋涉,敢於想人所不敢想,見人所不能見,得人所不能得,造人所不能造”。他把有至真的感情作為創作過程中的“先主”,並以“苦人所不能苦:練人所不能練的長期苦功為輔助,來攀登美術高峰。這苦即表現在深入到大自然的過程中所遇到的》辛困苦,更表現在平素練畫實踐的磨鍊之苦。賈又福潛心在水墨領域磨鍊二三十年,方取得今日之成就”。
獨創精神。美術創造中最寶貴的精神是獨創性。近幾十年來,中國水墨畫中最缺少也是這種獨創精神。尤其在大師面前,常常是“大樹底下好乘涼”,滿足於借用大師的技巧和經驗,在畫壇謀一席之地。賈又福是李可染的得意學生,是“李家山水”派中的重要一員。他早期以李可染山水為楷模,追求李家風範。可是這時間很短,主要在學生時代。畢業之後,他在追隨前人和研究自然之間,勇敢、果斷地把研究自然放在第一位。他繼承的主要是老師的創造精神,而老師的技巧、風格,則通過消化、吸收,自然地融合在自己的創造之中。他沒有重複李可染的創作樣貌。在“李家山水”中,賈又福是最早跳出圈子自立門戶的人。他以驚人的膽識和氣魄衝出古今中外大師的包圍圈,選準突破口,“以抗爭謀生存,以探險求發展”,他以前人從未深入畫過的太行山為基地,磨鍊自己的感情和技巧,鑄造自己的繪畫面貌。對畫家來說,選取前人未涉獵過的題材和對象來作畫是容易做到的,而要像賈又福這樣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生命投入之,與之同生共死、共命運,嘔心瀝血,創造如此驚天動地的具獨特美術風貌的作品是很難的。賈又福創造的價值恰在於這後一點。
創造新的圖像語言。新的獨特的美術風貌主要體現在圖像語言上,圖像語言是連線作者和讀者的媒介。作者藉以傳達自己的審美觀念和技巧,讀者藉以陶冶自己的感情,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圖像語言只有在歷史、現實和未來之間具有承續性、延續性和銜接性,才能調動起人們心理深處潛藏的、沉澱的那些因素方能產生思想和感情的共鳴。同樣,圖像語言必須有某種陌生感奇特性,才能產生新的視覺和心理的衝擊力。美術史給我們以啟示:新圖像語言的陌生感和奇特性,必須是從現實生活中來,有生活依據,才不會流於空泛和表面。在處理這些關係上,賈又福表現出傑出的才智。他創造的新圖像語言集傳統的延續性和創新的開拓性於一身,融形式感和現實體驗於一體。我以為,他的新圖像語言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堅實、奇特、博大、詭話。堅實是賈又福繪畫造型語言的基礎。這堅實感表現在他畫的山如鐵打金剛。在堅實的同時,他追求的奇特、博大、詭話之美。應該說,李可染的山水也是非常堅實、博大和宏偉的。賈又福把這些美學品格加以發展,並加進了奇特、詭的因素,創造了新的美學品格。
充足的精神內涵。美術作品的最終價值在於精神內涵。精神內涵主要體現在美術語言中,而水墨山水主要體現在水墨造型之中。在觀念和技法上,賈又福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予以突破。他用書法運筆入畫。同時吸收西畫的塊面造型。讓筆墨之美和塊面造型之美相結合而產生異彩。有了筆線美,有了寫真的造型,再加上巧妙沉著的色調處理,賈又福的山水畫就獲得了堅實的雕塑立體感,獲得了民族繪畫的風韻,獲得了宏偉的氣勢。不用說,賈又福是關注西方現代繪畫發展歷程的。西方現代繪畫的表現性和抽象性,他適當地加以借鑑和吸收。在畫面處理上,他還極有憊識地加強構成性。在墨的運用上,除了採用老師李可染的積墨、破墨法外,他還採用潑墨法以求更為自由地抒發自己的心境。不論積墨、破墨和潑墨,他都用來表達自己的審美觀,表達堅實、博大、奇突和詭誘之美。在80年代初,中國有不少畫家同時起步,都在山水中尋求宏大的氣勢,可以統稱之為“氣勢派”。但是,沒有一個畫家的美學思考和語言技巧達到賈又福的高度。這是因為.他追求的博大精神和他對民族歷史、民族文化和民族命運的關注感情有關。他認為,造就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正是這種深沉博大的精神.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現代騰飛躋入世界現代文明之林,也只能靠這種精神。這還因為在藝術創造中巨觀與微觀的結合上、在理與情的交融上,在整體氣勢與細部的描繪上,唯賈又福處理得最自然、最恰當,也最精神。賈又福的山水,是為太行立的紀念碑,為中華民族的宏大精神立的紀念碑,為宇宙的永恆精神立的紀念碑,也是為人類堅忍不拔的探索和創造精神立的紀念碑。
虔靜的創作心境、冷靜的哲學和美學思考,宗教徒般的虔誠,老農民似的勤奮、踏實和刻苦,不倦地讀書和求知,瘋狂的創作熱情,永不滿足的探索……普通人或普通畫家的身上只要有其中一項品格就會閃閃發光,相當可貴。而這些品格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將會造就出大美術家無疑。正是憑粉這些品格,賈又福已經在中國和世界畫壇獨樹一幟,他也一定會憑著這些品格,在險途中登上他企求的美術高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