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人渡河

賈人渡河

賈人渡河是一個歷史典故,比喻說話不講信用,言而無信。商人許金不酬,失信於人,終遭滅頂之災;漁者見死不救,只圖一時痛快。充分體現了人情的淡薄。告訴我們要守信用,否則會受到懲罰。

基本信息

成語信息

成語:賈人渡河
寓意:比喻說話不講信用,言而無信。告誡我們要守信用,否則會受到懲罰。
釋義:現代人看來,“商”和“賈”的語意無大差別,都是貿易的意思;但在古時候,“商”和“賈”在經營方式上卻有所不同,所謂運貨販賣為“商”,囤積營利為“賈”,所以說“行商坐賈”。從一個地方買進,到另一個地方賣出,用這種方式做生意的人叫商人。

原文

濟陰①之賈人②,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③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我濟陰之巨室④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⑤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⑥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⑦!”賈人勃然⑧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⑨?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⑩而退⑪。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⑫於石又覆⑬,而漁者在焉。人曰:“盍⑭救諸⑮?”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觀之,遂沒。
原文注釋
1、濟陰:濟水南面,郡名。
2、賈人:商人。
3、浮苴(jū):水中浮草。
4、巨室:世家大族。
5、諸:相當於“之於”。
6、向許:剛才答應。
7、無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
8、勃然:發怒的樣子。
9、幾何:多少。
10、黯然:情緒低落,失望的樣子。
11、退:走開。
12、薄:撞。
13、覆:翻,指翻船。
14、盍:何,為什麼
15、諸:他。
16、陰:山北水南,反之為陽
17、無乃:莫非,豈不是,難道不是。
18、作色:臉變了顏色,指變成了怒色。
19、呂梁:地名,龍門山。
20、薄:迫近,這裡指衝撞,觸擊。
21、驟:立刻,一下子。
22、亡:丟失,沉沒.。
23、號:呼叫,呼救。
24、予:給。
25、若:你。
26、爾:你。
27、向:剛剛。
28、沒:淹。

譯文

賈人渡河賈人渡河
從前有個賈人,在河南辦了一批貨,取水路販往外地銷售。船在河中順風行駛,忽然濃雲密布,狂風驟起,大雨傾盆,河水陡漲。賈人走出船倉查看貨物,一股大浪襲向船頭,把賈人拍落水中。賈人在水中掙扎呼喊:“救命呀!”
一個漁夫聽到喊聲,急急忙忙把船搖過來救人。賈人看到漁夫,大聲喊道:“快來救我,我給你一百兩白銀。”
漁夫把賈人救起來,送進船倉,賈人換好了衣服,拿出十兩銀子送給漁夫,說:“拿去吧,這十兩銀子夠你辛苦半年了。”
漁夫不接銀子,看著賈人說:“剛才你在水中許諾說給一百兩銀子,而不是十兩。”
賈人滿臉不高興地說:“你這人也太不知足了,你一天打魚能掙幾文錢?現在一下子撈了十兩銀子,不少了。”
漁夫說:“事是這么回事,理卻不是這個理。你剛才不許諾給一百兩銀子,我也會救你一命,但你既然說給一百兩,我希望你不要失信。”
賈人搖搖頭,踱進船倉,不再理會漁夫,漁夫長長嘆口氣,回到漁船。
一年後,賈人又辦了批貨,碰巧在河中與漁夫相遇。兩個人都想起了去年那次不愉快的分手。賈人說:“我給了你十兩銀子,你為什麼不用來當本錢,做點小生意,何苦風裡雨里掙這份辛苦錢?”
漁夫來不及答話,賈人的船觸上礁石,船倉進水,船漸漸下沉。賈人急得團團轉,大聲對漁夫說:“快來救我,這次我給你三百兩銀子,保證不失信。”
漁夫搖櫓從賈人旁邊划過去,回頭不緊不慢地說:“喊信得過你的人來救命吧,我不要你的銀子,可也不救你這種無信無義人的命。”
很快,賈人隨著沉船在滔滔河水中消失了。

作者簡介

劉基,字伯溫。明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還著有《誠意伯文集》。劉伯溫(1311年-1375年),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元末明初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使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亮。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卒,享年65歲。劉基出身名門望族,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之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