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改良主義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工人運動中主張以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點滴的改良來代替無產階級革命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潮。機會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 工人運動中主張以不觸動資本主義制度的點滴的改良來代替無產階級革命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潮。機會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基本內容:否定無產階級用革命手段奪取國家政權,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宣揚階級調和,主張通過階級合作在資本主義制度的範圍內實行微小的改良。它鼓吹用漸進代替質變,用改良代替革命。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口頭上也講社會主義,但是認為只要在資本主義社會通過興辦合作社、分紅制、搞議會活動等,資本主義就可以“和平長入”社會主義。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最早產生於19世紀中葉的英法兩國,並在這兩個國家以及德國等國家逐漸流行起來。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壟斷代替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在這種情況下,資產階級用超額利潤加緊收買無產階級的上層分子,使之蛻變為“工人貴族”,變成他們的代理人,工人運動的改良主義也就進一步蔓延開來,成為一種國際現象。“工人貴族”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主要社會基礎。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以多種形式出現,如英國的工聯主義、費邊社會主義,德國的講壇社會主義,法國的可能派等。法國的蒲魯東、德國的拉薩爾等人,都是改良主義的積極鼓吹者。以伯恩施坦為代表的修正主義,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集大成者。它美化資產階級民主,反對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反對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主張將德國社會民主黨變成“改良的黨”。伯恩施坦還從哲學上為改良主義提供理論依據。他以唯心主義代替唯物主義,以庸俗的進化論代替革命的辯證法,否認質變,鼓吹平穩的緩慢的漸進.他說,“我堅決相信各民族的發展中的重大時代是沒有飛躍的”,因此要“促成和保證現代社會制度在不發生痙攣性爆發的情況下過渡到一個更高級的制度。”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麻痹無產階級的革命鬥志,引誘無產階級放棄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起著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作用。列寧說過,改良主義者自以為是大政治家、治國之才,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看護婦”。馬克思主義反對改良主義,但不是反對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為改善工人經濟、政治和文化狀況而進行的鬥爭,不是反對一切改良。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無產階級只有通過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才能實現自己的解放,改良不過是革命的副產品和輔助方法。無產階級把改良作為積聚革命力量、發展革命鬥爭的一種手段,認為爭取改良的鬥爭必須服從於革命根本任務的解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裡,主張不觸動舊社會制度只進行局部變更的思想,也叫改良主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