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氏

資姓是明太祖朱元章於明代洪武年賜給我們祖先--阿資的!其實我們家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即東漢末年.我們本是彝族(黑彝),居住在雲南省同澇(後更名為同樂,而後更名為陸涼,民國更名為陸良,陸良一名沿用至今.)從古時,一直是那的土官(其職權範圍實際很大),後因各種因素,有幾支變流離各省!現統計,資姓人口有兩萬餘人.大致六十代.。

一說

說-湖南的同胞們,你們都是資洪老祖的後裔.清初,資洪老祖帶領軍隊,從雲南陸良發起反清復明的運動,軍隊一直攻打到湖南衡陽一帶.後因為清軍的殘酷鎮壓而兵敗,隨後返回雲南.因此同胞們就是當年資洪老祖在湖南留下的後代! 三-我們資氏是從秦漢時期,楚王的後裔么氏進入南中,與南中部酋聯姻,統治南中,多次的族姓改變,後由明朝賜為資姓.

現況

目前資姓族人有兩個市的人口最多,一個雲南-陸良,聽說那裡已經生活過了30多代人了, 人口可想而知,第二個就是我們-湖南-耒陽市 耒陽市是資姓人口最多的地方了,雲南是資姓人口生活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城市了,其餘還有四川一個地方,聽說重慶也有一些,但是不多。

源流·派語

1995年(衡南、耒陽)《衡耒資氏宗譜》稱始遷祖鵬舉公,字程萬,祖籍河南,於元皇慶二年(1313)奉旨鎮守廣東韶州,後脫簪旋歸,道經湖廣清泉縣(今衡南縣),喜斯地山青水秀,民風淳樸,遂卜居於是邑瓜垤壠(今衡南縣廖田鎮勤豐村灘老頭),生三子:應淇,字象左;應河,字清江;應泫,字靈淵。應淇生啟宗、啟祥、啟華;應河生啟彬、啟初;應泫生啟渭、啟元。啟彬於元末龍鳳年間奉旨護耒,因以落籍而為耒邑開戶祖,生俊德,德生克昭、克讓,派開昭、讓兩房。其餘啟宗昆仲六人居清邑,散處上玉沖、牛欄塘、鋪門前、托玄、圳田、大屋、讓田沖、晚皂等地。

(原排行)啟俊克丹崇 世旦良紹九 一中原孔孟 衛國輔朝廷 (增排行字)道義名儒衍 (衡南六戶祖和耒邑昭房使用)道泰英襄振(耒邑讓房使用) (統一排行)詩書萬古興 承先弘祖德 裕後煥青春 豪賢光際運 文武定乾坤。

按:《通志·二七·以鄉為氏》:"資氏:黃帝之後,食采益州資中,因以為氏。《風俗通》云:'資成:陳留人。'望出南陽、會稽。"

郡望·堂號

南陽郡
南陽堂、敬承堂

堂聯

祖宗資成;望出南陽。
南陽閥閱;耒水流長。

歷代名人

耒陽人資桂林,革命先烈;資鳳、資建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資耀華,銀行金融專家;其長女資中筠,中美關係研究專家;次女資華筠,舞蹈家;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