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菩薩衣紋雕刻簡潔,沒有花冠、瓔珞、手鐲之類的細緻裝飾,但依然顯出其豐滿俊秀、雍容典雅的氣質;面部流露出隱約愉悅的微笑,充滿了慈善之美。

基本資料

慈善之美——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3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北齊(550~577年)
尺寸:通高60厘米
1996年山東省青州市龍興寺遺址出土
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

形態

菩薩頭戴花冠,慈眉善目,表情莊重,腦後有圓形頭光。內著金邊僧祗支(一種長方形衣片,意思為覆膊衣或掩腋衣),下著紅色長裙,帔帛長垂,跣足立於蓮台之上。菩薩衣紋雕刻簡潔,沒有花冠、瓔珞、手鐲之類的細緻裝飾,但依然顯出其豐滿俊秀、雍容典雅的氣質;面部流露出隱約愉悅的微笑,充滿了慈善之美。菩薩身材單薄、肩部低垂,是典型的中國漢人的體態,所穿金邊“僧衹支”,又源自於熱帶、亞熱帶人的貼身便衣。這種造像既帶有印度笈多佛教的風格特徵,又有明顯的中國化痕跡。

種類簡介

北齊貼金彩繪菩薩立像北齊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一九九六年,在山東省青州市發掘出土了一批一千多年前的青州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這些雕像約有四百餘座,以石雕為主,包括北魏、東魏、北齊、隋、唐、北宋時期。這些造型各異的石雕,又以北朝作品為多,以北魏晚期到東魏、北齊時代的作品為主流。

其中,有一尊北齊貼金彩繪菩薩立像,約公元五百五十年至五百七十七年間建造,菩薩頭戴透雕花蔓冠,面相清秀,身飾披帛,頸佩項圈,身前、身後掛瓔珞,著紅色長裙,裙帶上布有九組浮雕圖案。菩薩法相圓融,花冠雕布繁複,胸前瓔珞型式瑰麗,飄帶下垂長裙曳地,造型雕刻精細,具北朝佛像風格,是中國佛教藝術的珍品。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唐(公元618——907年)山西省太原市華塔村出土菩薩呈“S”形微傾立於一圓形座上,身姿窈窕,上身袒露,圓潤的左肩披搭帛帶,下體裙裾輕薄柔滑,線條流暢而級富質感,惜貼金與彩繪已大部脫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