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希爾氏情侶鸚鵡

費希爾氏情侶鸚鵡

費希爾氏情侶鸚鵡,鳥綱 、鸚形目、鸚鵡科 、非洲鸚鵡族、情侶鸚鵡屬。費氏情侶鸚鵡的鳥體為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喉嚨為橘紅色;頭頂和頭部後方為橄欖綠色;胸部上方和頸部為橙黃色;身體兩側、腹部、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上方為藍色;翅膀內側覆羽藍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棕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帶有黑色。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費氏情侶鸚鵡費氏情侶鸚鵡
【中文名稱】費氏情侶鸚鵡
【中文別名】費希爾氏情侶鸚鵡、佛伊斯奇氏愛情鳥 費沙氏情侶鸚鵡、費氏牡丹鸚鵡、紅頭情侶鸚鵡
【拉丁學名】Agapornis fischeri
【命名時間】Reichenow, 1887
【英文名稱】Fischer's Lovebird
【科屬分類】鳥綱 、鸚形目、鸚鵡科 、非洲鸚鵡族情侶鸚鵡屬

外形特徵

費氏情侶鸚鵡費氏情侶鸚鵡
費氏情侶鸚鵡費氏情侶鸚鵡
費氏情侶鸚鵡的鳥體為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喉嚨為橘紅色;頭頂和頭部後方為橄欖綠色;胸部上方和頸部為橙黃色;身體兩側、腹部、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尾部上方為藍色;翅膀內側覆羽藍綠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寬的白眼圈,鳥喙紅色,虹膜棕色。幼鳥體色較暗,鳥喙帶有黑色。
略小於同屬的桃臉情侶鸚鵡, 一般長度13-15厘米(約5-6吋),費氏情侶鸚鵡重量50-55g。是七彩繽紛的小鸚鵡,深橙色的額頭和臉頰, 配以黃色的前胸,青綠色的身體,紫藍色的尾,一對鑲著白邊的眼睛,鮮紅色的嘴,灰色的腳,非常漂亮可愛。經人工培養還有多種色系的品種,如黃、白、鈷藍、紫、灰、銀、乳白及雜紋等。

分布範圍

費氏情侶鸚鵡分布圖費氏情侶鸚鵡分布圖
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棲息地:坦尚尼亞北部、賽倫蓋提國家公園、盧安達、蒲隆地;從籠中逃脫的鳥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棲息於坦尚尼亞、肯亞等沿海地區。

生活習性

費氏情侶鸚鵡費氏情侶鸚鵡
費氏情侶鸚鵡費氏情侶鸚鵡
主要棲息於灌木叢和金合歡屬植物分布的高原地區、介於1100米到2000米之間各種棕櫚樹和其他數種分布的林區、刺叢平原區、開闊的草原地型和農耕區等。在繁殖季會組成20到80隻左右的群體,生性非常吵雜,往往還沒看見其蹤跡就會先聽見那尖銳刺耳的鳴叫;平時會大批聚集於農耕區,覓食黍類、費氏情侶鸚鵡玉米和穀類作物等,有時候會高達數百隻;大多在地面覓食,個性十分活潑大膽,可以在很近的距離內接近它們;費氏情侶鸚鵡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平常是遊牧性質的鳥種,活動的地點完全視食物充足與否而定。
主要以地面上的草類種子、漿果、水果、植物嫩芽等為食。也會定期前往農耕區覓食農作物,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害。

生長繁殖

費氏情侶鸚鵡費氏情侶鸚鵡
在乾燥季節費氏情侶鸚鵡的繁殖季為1月和2月、4月和6月、7月;它們會尋找枯死的樹洞為築巢地點,費氏情侶鸚鵡也有些鳥會在峭壁上的裂縫中築巢;人工豢養的費氏情侶鸚鵡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開始,可以提供20*20*30公分的厚木巢箱;一次會產下3到6枚卵,孵化期為20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32天。如果缺乏礦物質,親鳥會有拔去幼鳥身上羽毛的傾向,照顧得宜一年可以繁殖數次,但是為了親鳥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