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兆馥中醫診斷學講稿

費兆馥中醫診斷學講稿

《費兆馥中醫診斷學講稿》,作 者:費兆馥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

基本信息

費兆馥中醫診斷學講稿

內容簡介

《費兆馥中醫診斷學講稿》是根據費兆馥教授授課講稿的精要內容編撰而成,總結了費兆馥教授長期教學經驗、教學理念和學術觀點。全書分診法、八綱、辨證、分部診斷,病案五篇,共28章,概念明確,論理清楚。其中:分部診法:篇,按臨床疾病診察習慣,從形態、感覺、功能異常三個方面,著重討論了各部位常見病證。

《費兆馥中醫診斷學講稿》可供各層次的中醫院校師生、臨床醫生、科研人員,及西醫學習中醫、自學中醫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費兆馥,女,國內著名中醫診斷學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名師工程“費兆馥名師研究室”名師,長期從事中醫學臨床、教學工作,並致力於中醫脈診客觀化研究。196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學院,198l獲中醫學碩士學位;1982以來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開展中醫診斷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任中醫診斷教研室主任,中醫四診研究室主任。1989~1997年於日本九洲大學健康科學中心高級訪問學者,協作研究脈診客觀化課題。自1978年起從事脈診客觀化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曾參與國家“六五”“七五”攻關項目,近年來參加科技部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基金等多項研究項目。代表性論著有:《現代中醫脈診學》、《新編中醫診法圖譜》、《望舌識病圖譜》、《中醫診斷學》、《中醫診法學》等。在國內外公開雜誌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0多篇。曾多次應邀赴日、德、美等地講學。在中醫脈診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就,1982年獲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獎;1985年“脈象模擬裝置和脈圖信號計算機處理”獲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級獎;近年來申請脈診檢測儀專利三項。

編輯推薦

《費兆馥中醫診斷學講稿》分診法、八綱、辨證、分部診斷,病案五篇,共28章,概念明確,論理清楚。其中:分部診法:篇,按臨床疾病診察習慣,從形態、感覺、功能異常三個方面,著重討論了各部位常見病證。費兆馥教授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名師,長期致力於中醫診斷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國內外中醫診斷學教學與診法客觀化研究領域中享有直名,曾任各類教材主編、副主編、主審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費兆馥中醫診斷學講稿》是根據費兆馥教授授課講稿的精要內容編撰而成,總結了費兆馥教授長期教學經驗、教學理念和學術觀點。

目錄

緒論

第一篇中醫診法學

第一章中醫診法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節中醫診法的原理

一、中醫診法的原理

二、中醫診法的特點

第二節中醫診法學的形成和發展

一、中醫診法學的起源

二、中醫診法學的形成和發展

第三節診法篇的主要內容和學習要求

一、中醫診法學的主要內容

二、中醫診法學的學習要求

第二章望診

第一節望神

一、望神的原理和意義

二、望神的主要內容

三、神氣盛衰的程度及其臨床意義

四、望神的方法及注意點

第二節望色

一、色診的原理和意義

二、色診的主要內容

三、色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第三節望形態

一、望形態的原理和意義

二、望身形的內容

三、望姿態的內容

四、望形態的方法

五、形態和體質

第四節望排出物

一、望排出物的原理和意義

二、望排出物的內容

三、望排出物的方法和注意點

第五節望絡脈

一、望絡脈的原理和意義

二、望絡脈的內容

三、望絡脈的方法

第三章聞診

第一節聽聲音

一、聲音發生的原理及聽聲音的意義

二、聽聲音的內容

第二節嗅氣味

一、病氣的產生及意義

二、嗅氣味的主要內容

三、嗅氣味的方法及注意點

第四章問診

第一節問診的意義

第二節問診的內容

一、全面問診

二、重點問診

三、常規問診

第三節問主訴症狀

一、問寒熱

二、問汗

三、問異常感覺

四、問飲食

五、問睡眠

六、問二便

第四節問生育

一、問月經

二、問帶下

三、問胎孕

四、問產育

五、問男子排精和性功能情況

第五節問小兒養育

一、問小兒出生及母體孕期情況

二、問生長發育情況

三、問餵養情況

四、問傳染病史和預防接種史

第五章切診

第一節切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切診常用手法介紹

二、按診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按診的內容

一、肢體按診

二、胸脅按診

三、腹部按診

第六章舌診

第一節舌診的原理

一、舌的組織結構

二、舌象形成原理

第二節舌診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一、望舌的#方法

二、望舌的注意事項

三、正常舌象及其生理變異

第三節舌診的主要內容

一、望舌體

二、望舌苔

三、舌覺異常

第四節舌象分析方法

一、辨神氣、胃氣之盛衰

二、舌質與舌苔的綜合分析

三、注意同類舌象的鑑別

四、舌象的動態分析

五、注意對“舌證不符”的分析

第五節舌診的臨床意義

一、判斷邪正盛衰

二、區別病邪性質

三、分辨病位淺深

四、判斷病勢與預後

五、觀察治療效果

第七章脈診

第一節脈象的形成

一、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腑

二、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

三、其他臟腑與脈象形成的關係

四、經絡與脈象的聯繫

五、自然因素對脈象的影響

第二節脈診的意義

一、辨別病情

二、闡述病機

三、指導治療

四、推斷預後

第三節脈診方法

一、診脈部位

二、診脈方法

三、辨脈方法

第四節脈象要素及圖述

一、構成脈象的八個要素

二、脈象圖述

第五節常見脈象及臨床意義

平脈的特點

脈象的生理性變異

一、脈位分類

二、脈率分類

三、脈寬度分類

四、脈長度分類

……

第二篇八綱

第一章八綱的形成

第二章八綱徵象

第三章八綱辨證

第三篇辨證

第一章中醫辨證的概述

第二章病因辨證

第三章外感病辨證

第四章氣血津液辨證

第五章臟腑辨證

第六章經絡辨證

第四篇分部診斷法

第一章頭顱(腦)

第二章顏面、五官

第三章頸項

第四章胸部

第五章腹部

第六章背部、腰部

第七章二陰

第八章四肢

第九章皮膚、毛髮

第五篇病案書寫和選讀

第一章病案書寫

第二章病案選讀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