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學院民族器樂協會

貴陽學院民族器樂協會是經校團委、校社團聯合會審核批准成立於2009年12月25日的一個年輕社團。貴陽學院民族器樂協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組織會員活動幫助會員提高演奏技能,交流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文化,為學院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貴陽學院民族器樂協會簡介

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作為當今世界上流行的樂器之一,越來越得到我們廣大青年朋友的喜愛。在我國也正日益普及和提高,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更是深受我們大學生們的喜愛,在我國許多的高校都有眾多的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愛好者和類似我院的民族器樂協會。我院也存在著數目可觀的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愛好者,我們注意到很多喜愛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的同學,雖然有很好的毅力和吃苦精神,由於缺乏一些的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知識,在學習吹奏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彈奏古箏的道路上走了許多彎路,吃了很多不必要的苦頭,甚至於有些同學放棄了對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的喜愛,這是很讓人遺憾和惋惜的。我們為了培養大家的興趣愛好,解決大家在學習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決定成立我們協會。給大家創造一個學習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的良好氛圍,改變大家以往學習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各自為營的封閉局面。積極開闊大家的視野,方便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愛好者們之間的交流。讓大家科學、系統的學習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彈奏和音樂知識,相互促進,取長補短,提高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愛好者們的自身素質,滿足我院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愛好者們的需要。在院團委的領導下,在學院社團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貴陽學院民族器樂協會正在一步步發展壯大,面向全院學生,為全院學生服務!
協會的目的是為了推廣和普及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這一深受廣大同學喜愛的樂器。我們的口號是:精誠團結,共享音樂。
團結友愛,交流進步是本協會的組織精神:提高個人修養,豐富大學生活,奉獻社會是我們的宗旨。音樂是生活中的生活,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是音樂中的音樂。
我們用笛子、葫蘆絲、洞簫和古箏演奏自己的天地,讓你的思潮永遠在甜美的音樂中飄逸,這就是本協會所在。貴陽學院民族器樂協會期待你的到來。
貴陽學院民族器樂協會
2009-12-14

貴陽學院民族樂器協會日常活動

貴陽學院民族樂器協會面向全院同學組織音樂愛好者,極力推廣民族樂器。貴陽學院民族樂器協會進行樂器培訓的老師都是本校的在校大學生,老師就是我們的同齡人,所以學員和我們的培訓老師之間更容易交流,學員更容易學習。我們的培訓老師雖然不是專業的樂器培訓老師,但他們在自己興趣愛好的驅動下,更願意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毫無保留的教授給我們的會員,和我們的學員一起來分享音樂帶來的美感。而在t的培訓中也為他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讓我們的同學在離開我們的協會時有著樂器方面的一技之長,不會後悔來到我們的協會。此外,貴陽學院民族樂器協會也在盡力開展培訓之外的活動,和我們的會員一起用更多類型的活動了解更多的民樂形式。
貴陽學院民族器樂協會--《笛子裡的物理問題》 不論在中國或者外國都有笛子,很少有人沒見過笛子的。不管是作為一種樂器來吹也好,還是由於好奇隨便吹上幾下玩玩也好,許多人都吹過笛子。笛子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人們拔一根葦管來吹,這就是最原始的笛子。我國1987年在河南出土的骨笛——在獸骨上開幾個孔,已遠在8000年以前。 現在我們看到的笛子是橫吹的,在中國古代,橫吹的、豎吹的都叫作笛,只是到了後來才把豎吹的叫作簫,到現在也還有豎吹的叫豎笛。 西洋樂器里,正規的管弦樂隊中有長笆和短笛,短笛發的音要比長笛高一個八度。如老史特勞斯的“拉科齊進行曲”,用短笛在高處“挑”幾下,別有味道。中國笛最普通的有曲笛和梆笛兩種。曲笛長,用於崑曲等劇種;梆笛短,用於梆子等。一般梆笛比曲笛的音高出四度。 笛子是一種管樂器。笛子越長,吹出的音調越低;笛子越短,吹出的音調就越高。你可以做一個實驗:把開水灌進暖瓶里,可以聽到從低到高連續的聲音,這是因為暖瓶里的水面逐漸升高,從水面到瓶口這一段“管長”越來越短的緣故。當然這個實驗中的管是一端閉口,一端開口的“閉管”,而笛子是兩頭都開口的“開管”。開管與閉管的區別,我們前面已講過了。 我們已經講過,吹笛子的時候,用手按住或放開一些側孔,就是改變管長,也就是改變音調,可以吹出“1(dol)”、“2(rei)”、“3(mi)”、“4(fa)”、“5(sol)”等不同音調的音來。當然,事情沒有那么簡單,笛管的粗細,外徑和內徑的大小、形狀、變化程度,管壁的厚度,側孔、吹孔的大小、形狀,管尾——即最後一個側孔以下的長度等等,都與音調有關。 以上這些結構因素,不但影響音調,也影響音色。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笛子的管徑太細,吹出來的聲尖里尖氣,很不好聽,或甚至吹不出聲來。 使用笛膜是我國竹笛的一種特色。在笛膜上大有學問。常用天然的竹子管內的“竹衣”做笛膜。笛膜的貼法也很重要,有了好的笛膜,可以加強氣流的振動,發出渾厚、脆亮而動聽的聲音。不信還可以做一個極端的實驗:用一張紙做笛膜,聲音就不堪入耳了。笛膜距吹口距離也與音色有關:距離近,高音亮;距離遠,低音亮。 笛子的材料也與音色有關,金屬材料比較穩定,竹子則易變形。好的竹笛用材要經過嚴格挑選,因為在笛管里形成駐波的質量與材料的密度、彈性膜量、厚度等都有關。當然還要求不開裂,無蟲眼,無疤痕,無汗漬,表面光潔等。何處生產的竹子、什麼品種的竹子適宜做什麼,都是有規定的。還要對材料進行烘烤處理,太乾則還要加濕。 笛子的吹奏技巧也至關重要。吹奏無非是“運氣”和“運指”。口形,吹氣的角度、強弱,口與吹口的距離不同,就可以有不同的氣流在管內耦合,得到不同的音色。“氣振音”是使氣流振動,“氣變音”是改變口風及氣流使音調改變,“氣沖音”是用丹田氣衝擊發出斷音。還有用舌頭改變氣流,有“輕吐”、“單吐”、“雙吐”、“三吐”等。 至於指頭上的功夫,可以有滑音,即連續改變按住一個音孔的多少面積;微分音,即按住一部分音孔;顫音,即快速、反覆地使按音有微小變化;疊音,即很快的上倚音;指震音,即手指在音孔旁震動以變化強弱;垛音,即強的疊打音,等等。這些也都是改變管長或氣流的運動方式。 最後講一下笛子的音調隨溫度的變化很大。如果溫度改變10℃,音調可以改變約1/3個“半音”。這是一般人都能聽得出來的,會使整個樂隊的音搞得一塌糊塗。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弄得不好,笛子的音會越吹越高的。把竹笛改成兩截,微微的調節管長,可以調整音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