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共青團

貴州共青團

共青團簡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民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介紹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原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首先在上海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前後,全國各地在準備建黨的同時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1925年1月,在團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決定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11月,為團結一切抗日青年,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10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1949年元旦,黨中央又作出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1949年4月,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會還決定把解放前後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共產主義青年團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歷次代表大會銜接起來。“文化大革命”10年,團的工作被迫處於停頓狀態。1978年10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82年12月,共青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88年5月,共青團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93年5月,共青團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98年6月,共青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2003年7月,共青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2008年6月,共青團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現任團中央委員會。

基本任務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現階段的基本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建設發展

1949年11月25日,貴州省貴陽宣告解放。12月2日,中共中央同意設立中共貴州省青年工作委員會。12月3日,團貴州省工委成立,由申雲浦任書記,汪行遠任副書記。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貴州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於1953年5月在貴陽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467名,列席代表65名,代表全省13萬多團員。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貴州省第二次代表大會於1956年8月5日至11日在貴陽舉行。出席大會代表607人,代表全省43萬團員。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常頌代表省委講話。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貴州省第三次代表大會於1960年4月8日至11日在遵義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873人。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貴州省第四次代表大會於1963年8月1日至8日在貴陽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914人,列席代表52人,特邀代表9人,代表全省47萬團員。

“文革”期間,1967年2月,團省委機關“造反派”奪權。5月,經貴州省革委會批准,成立團省委機關革命委員會。1968年5月,團省委機關被撤銷。上行下效,全省共青團工作處於癱瘓狀態。

1969年4月,在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整團建團問題。1970年和1972年,中共中央先後下達整團建團和籌建團省委的通知。到1972年底,全省建團支部37736個,建基層團委3105個。團員865274人(其中超齡團員為432286人,占團員總數的53%)。

經過充分的籌備工作,1973年4月27日至5月2日,共青團貴州省第五次代表大會在貴陽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1325人,列席代表145人,中共貴州省委主要負責人魯瑞林代表省委向大會祝賀並作報告。

1978年8月22日至26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貴州省第六次代表大會在貴陽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共1150人,代表著95萬團員。

1982年3月24日至29日,共青團貴州省第七次代表大會在貴陽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803人,代表著全省96萬名團員。

共青團貴州省第八次代表大會1987年9月6日至8日在貴陽召開。出席大會的631名代表,代表全省106萬團員。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領導胡錦濤、王朝文等出席大會。

共青團貴州省第九次代表大會於1992年7月25日至28日在貴陽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700名,代表著全省115萬名團員。龍志毅、梁明德、蘇鋼、張玉環、劉漢幀、張樹魁、朱啟、袁榮貴、蹇先艾、李萬祿等省、市領導出席開幕式。

1992年12月,經省委常委會決定,龍超雲任團省委書記。

1995年7月,經省委常委會決定,團省領導班子進行調整,陳海峰任書記,羅義賢,王澤洲任副書記,羅治雄任秘書長。

1996年元月,經省委常委會決定,劉曉凱任副書記。

1997年8月,經省委常委會決定,團省委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廖少華任書記,董少龍、何萍、王德玉、曾羽任副書記,何萍兼任秘書長。

共青團貴州省第十次代表大會1997年9月17日至20日在貴陽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602名,代表著106萬名團員。共青團中央發來賀信,20多個兄弟省市區團委發來賀信賀電,省黨、政、軍領導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

1998年5月,省委常委會決定,廖少華調任省計委副主任,由董少龍主持團省委全面工作。

2001年8月,省委常委會決定,任命董少龍為團省委書記,黨組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