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吝部

貪吝部是《笑林廣記》中的第九部。中國有笑話書的歷史由來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說非《笑林廣記》莫屬。此書是清朝署名「遊戲主人」收集而成。

百科名片

c可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笑話集,語言風趣,文字簡練雋秀,表現手法也十分成熟。此書分十二部,每部皆有其獨特主題。一古艷(官職科名等)、二腐流、三術業、四形體、五殊稟(痴呆善忘等)、六閨風、七世諱(幫閒娼優等)、八僧道、九貪吝、十貧窶、十一譏刺、十二謬誤。而這種分類的方式並非絕對的,只是為了整理並將蒐集到的資料加以歸類罷了。

開當

作品原文

有慕開典鋪者,謀之人曰:“需本幾何?”曰:“大典萬金,小者亦須千計。”其人大駭而去。更請一人問之,曰:“百金開一錢當亦可。”又辭去。最後一人曰:“開典如何要本錢,只須店櫃一張,當票數紙足亦。”此人乃欣然。擇期開典。至日,有持物來當者。驗收訖,填空票計之。當者索銀,答曰:“省得稱來稱去,費壞許多手腳。待你取贖時,只將利銀來交便了。”

作品譯文

有一個人,羨慕開當鋪的人收入高,就請教別人:“開一個當鋪需要多少本錢?”別人回答說:“如果開大當鋪,需要上萬金,開小當鋪也得上千金。”問的人聽了,大吃一驚地走了。又向另外一個人請教,那人對他說:“開當鋪,只要有一百金的本錢就行了。”那人聽了後,又走了。最後又請教一個人,這人說:“開當鋪哪還要什麼本錢?只要有一張櫃檯,有一本當票就夠了。”那人聽了,便很高興地選了個好日子開張營業了。接著就有一個人拿了東西來當,他驗收完後,就給當東西的人開了一張空頭當票。當東西的人向他要錢,他說:“你拿著這當票就行了,省得銀子稱來稱去的麻煩,你在取贖東西時,把利錢給我就行了。”

酒煮滾湯

作品原文

有以淡酒宴客者。客嘗之,極贊府上烹調之美。主曰:“粗餚未曾上桌,何以見得?”答曰:“不必論其他,只這一味酒煮白滾湯,就妙極了。”

作品譯文

有個人請客人喝酒,酒味很淡,客人嘗了,就稱讚他家很會烹調。主人說:“簡單的飯菜還沒有上桌,怎能說得上好呢?”客人說:“別的不說,就這一道酒煮白開水,就妙極了。”

大眼

作品原文

主人自食大魚,卻烹小魚供賓,誤遺大魚眼珠於盤,為客所覺。因戲言:“欲求魚種,歸蓄之池。”主謙曰:“此小魚耳,有何足取。”客曰:“魚雖小,難得這雙大眼睛。”

作品譯文

有個人自己吃大魚,卻做小魚給客人吃,一不小心把大魚的眼珠留在盤子裡,被客人發現。客人開玩笑說:“想要種魚,放在魚池裡。”主人謙虛地說:“這個是小魚,有什麼值得要的。”客人說:“魚雖然小,但是難得有這雙大眼睛。”

蘿葡作證

作品原文

有學博者,宰雞一隻,伴以蘿葡制饌①,邀請青衿二十輩食之。雞魂赴冥司②告曰:“殺雞供客,此是常事,但不合一雞供二十餘客。”冥司曰:“恐無此理。”雞曰:“蘿葡作證。”及拘蘿葡審問,答曰:“雞你欺心,那日供客,只見我,何曾見你。”博士家風類如此。

作品注釋

①饌(zhuàn):食物。

②冥司:陰間的長官。

作品譯文

有個學識淵博的人,殺了一隻雞,加上蘿蔔做成菜,邀請二十位朋友來吃飯。雞死之後,它的魂靈到九泉之下閻羅王那裡去告狀說:“殺雞給客人吃,這本來是正常的事,但也不應該一隻雞供二十個客人吃。”冥司問:“恐怕沒有這樣的事。”雞說:“蘿蔔可以作證。”等到抓來了蘿蔔審問時,蘿蔔卻說:“雞你昧著良心說話,那天待客,只看見我,什麼時候見到過你?”博士家的風氣就這樣啊。

出外難

【原文】

客人僱船往杭州,清早打米煮飯,梢婆背著客人將淘過濕米偷起一大碗,放在灶頭裡,客人瞧見不便明言,坐在官艙內,連聲高叫曰:“在家千日難,出外一時好。”梢婆曰:“客人說錯了,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因何反說呢?”客人曰:“你既曉得我難,把灶頭裡一碗米,求你放在鍋里罷。”

【譯文】

有個客人僱船前往杭州,清早洗米煮飯,划船的老婆婆背著客人,把淘過的濕米偷起一大碗,藏在鍋台的裡邊,正好被客人看見。客人不好意思明說,就坐在船艙里高聲說:“在家千日難,出外一時好。”划船的老婆婆說:“客人您說錯了,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為什麼說反了呢?”客人道:“既然你知道我難,把鍋台里的一碗米,求你放在鍋里吧!”

廁吏

【原文】

一吏人貪婪無厭,遇物必取,人無不被害者。友人戲之曰:“觀汝所為,他日出身除是管廁混斯無所耳。”吏曰:“我若司廁,一般有錢欲登廁者,禁之不許,彼必賂我;本不登廁者,逼之登廁,彼無奈何,豈患不賂我耶?”

【譯文】

一個官吏貪得無厭,看見東西一定要拿,沒有人不被他坑害的。有個朋友開玩笑地對他說:“我看你的所作所為,以後你除了管廁所,才能不渾水摸魚撈一把。”這個官吏卻說:“我如果管廁所,一般有錢的想上廁所的人,不讓他用,他一定會賄賂我;原來不想上廁所的,逼他上廁所,他沒有辦法,難道還愁他不賄賂我嗎?”

各挑行李

【原文】

兄弟三人經商投宿,共買一魚烹調在案,長兄唱駐雲飛一句曰:“這個魚我要中間一段兒。”二兄唱曰:“我要頭和尾,誰敢來爭嘴。”三弟曰:“喳,湯兒是我的。”僕夫初猶覬望①,或得沾味,聞此則絕望矣,進前作揖唱曰:“告君知,明日登程,各自挑行李,那時節辛勤怨得誰,那時節辛勤怨得誰?”

【注釋】

①覬望:企望。

【譯文】

兄弟三人經商,半路上在一家旅館投宿。合夥只買了一條魚,做好了之後放在桌子上。長兄唱駐雲飛中的一句道:“這個魚兒我要中間一段兒。”二兄唱道:“我要頭和尾,誰敢來爭嘴?”三弟唱道:“喳,湯兒是我的。”僕人最初還在那偷偷地看,以為或許能夠跟著嘗到點兒味,聽到這兒,就徹底失望了,上前作揖唱道:“告君知,明日登程,各自挑行李,那時節辛勤怨得誰,那時節辛勤怨得誰?”

謝賞

【原文】

一官坐堂,偶撒一屁,自說“爽利”二字。眾吏不知,誤聽以為“賞吏”,冀①得歡心,爭跪稟曰:“謝老爺賞!”

【注釋】

①冀:希望,期望。

【譯文】

有位官吏坐在公堂上,偶然放了一個屁。於是自言自語地說:“爽利!”他手下的官吏們不知道,聽成了“賞吏”二字,於是都希望得到大人的歡心。便爭著跪下說:“謝老爺獎賞。”

請神

【原文】

一吝者,家有禱事,命道士請神,乃通誠請兩京神道。主人曰:“如何請這遠的?”道士答曰:“近處都曉得你的情性,說請他,他也不信。”

【譯文】

有個吝嗇鬼,家遇祈禱之事,讓道士請神驅邪,道士懇請兩京神道。主人說:“為何請遠的?”道士回答說:“近處的神都曉得你的秉性,說請他,他也不信。”

好放債

【原文】

一人好放債。家已貧矣,止餘斗粟,仍謀煮粥放之。人問曰:“如何起利?”答曰:“討飯。”

【譯文】

有個人好放債,家裡已窮了,只剩斗米,仍計畫煮粥放債。別人問他:“怎樣收取利息?”那人回答說:“討飯。”

作品評析

貪吝部主要描寫古時生活中貪婪而又吝嗇的醜相,深入揭露這種現象的本質,語言誇張而又詼諧、幽默,一針見血地批判當時社會人們的劣性和不良風氣。

作者簡介

遊戲主人是清朝一位匿名者,並非是真實姓名。其代表作是《笑林廣記》。既然是匿名,而且時隔幾百年,卻也很難知道他的真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