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非國家化

《貨幣的非國家化》,是2007年08月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書籍封面貨幣的非國家化

《貨幣的非國家化》是哈耶克晚年最後一本經濟學專著。他在書中顛覆了正統的貨幣制度觀念: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務市場上自由競爭最有 效率,那為什麼不能在貨幣領域引入自由競爭?哈耶克提出了一個革命性建議: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並自由競爭,這個競爭過程將會發現最好的貨幣。本書出版後在西方引起強烈反響,由此引發的爭論至今沒有結束。本書系首次譯為中文出版。

《貨幣的非國家化》是哈耶克晚年——事實上是自1945年出版《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或者更準確地說從1941年出版未完成的《純粹資本理論》以後——所寫的唯一一本經濟學專著。他在書中顛覆了正統的貨幣制度觀念:既然在一般商品、服務市場上自由競爭最有效率,那為什麼不能在貨幣領域引入自由競爭?哈耶克提出了一個革命性建議: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並自由競爭,這個競爭過程將會發現最好的貨幣。

圖書目錄

關於作者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二版說明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現實的建議

貨幣的自由貿易

比烏托邦的歐洲貨幣更現實的建議

銀行業的自由貿易

防範政府掩飾貨幣之貶值

第二章 上述方案背後的原則之普遍化

經濟學家沒有討論過貨幣間的競爭問題

政府壟斷貨幣最初的優點

第三章 政府壟斷鑄幣的起源

政府對於金屬重量和成色的保證

紙幣的出現

控制紙幣的政治與技術可能性

貨幣的壟斷支撐著政府的權力

第四章 政府的壟斷權一直在被濫用

歷史基本上就是政府製造通貨膨脹的過程

中世紀前期的局部性或暫時性通貨緊縮

專制制度一直在壓制商人創造穩定貨幣的努力

第五章 法幣的神秘色彩

自發的貨幣證明了上述迷信之錯誤

私人貨幣曾受人偏愛

法幣導致不確定性

納稅與契約

第六章 關於格雷欣法則的錯誤認識

第七章 並行貨幣及貿易性鑄幣的有限經驗

並行貨幣

貿易性鑄幣

第八章 讓私人發行的貨幣流通起來

私人發行的瑞士“達克特

穩定但不固定的價值

通過競爭控制價值

第九章 發行不同貨幣的銀行間的競爭

競爭的效果

“一千隻獵狗”:警覺的新聞媒體

三個問題

第十章 關於貨幣定義的一些題外話

貨幣與非貨幣之間並無清晰的界限

虛假的精確性、統計測量和科學的真相

法律擬制與有缺陷的經濟學理論

含義與定義

第十一章 控制一種競爭性貨幣的價值的可能性

通過出售/回購通貨和(短期)放貸進行控制

通貨發行的政策

關鍵因素:持有通貨的需求量

競爭是否會擾亂該體系

寄生性通貨會妨礙對於通貨價值的控制嗎?

第十二章 公眾將選擇哪類貨幣?

第十三章 貨幣的哪種價值?

第十四章 貨幣數量論對於我們討論的情形沒有用處

第十五章 通貨供應的可欲反應

第十六章 自由銀行業

第十七章 不再會有一般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第十八章 貨幣政策既不是可欲的、也是不可能的

第十九章 比固定匯率更好的紀律

第二十章 應否會存在分立的通貨區

第二十一章 對於政府財政與開支的影響

第二十二章 轉軌的問題

第二十三章 防範國家

第二十四章 長遠前景

第二十五章 結語

討論題

1950年到1975年紙幣貶值情況簡表

參考文獻

貨幣的選擇:終結通貨膨脹之道

通往一種自由市場的貨幣體系

未來的價值單位

貨幣的市場本位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

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作者照片作者照片

哈耶克是米塞斯的學生,並曾在米塞斯的領導下工作。1931年被任命為倫敦經濟學院經濟科學與統計學教授,哈耶克的主要著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貨幣的非國家化》、《致命的自負》、《自由秩序原理》、和《法、立法與自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