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賦

《貧賦》是唐代文學家王棨創作的一篇賦。

作品原文

貧賦

有宏節先生,棲遲上京。每入樵蘇之給,長甘藜藿之羹。或載渴以載飢,未嘗挫念;雖無衣而無褐,終自恰情。

其居也,滿榻凝塵,侵階碧草。衡門度日以常掩,環堵終年而不掃。荒涼三徑,重開蔣詡之蹤;寂寞一瓢,深味顏回之道。

則有溫足公子、繁華少年,共造繩樞之所,相延瓮牖之前。但見其縕袍露肘,曲突沉煙。僮不粒以愁坐,馬無芻而困眠。俱曰:“先生跡似萍泛,家如罄懸。且何道而自若,復何心而宴然?”

先生曰:“子不聞蜀郡長卿、漢朝東郭,器雖滌以無愧,履任穿而自樂。蓋以順理居常,冥心處約,當年雖則羈旅,終歲曾無隕獲。又不聞前惟曾子,後有袁安,或蒸梨而取飽,或臥雪以忘寒。斯亦性善居易,情無怨難,不汲汲以苟進,豈孜孜而妄乾。盡能一榮枯,齊得失,顧終窶以非病,縱屢空而何恤?是以原憲匡坐而不憂,啟期行歌而自逸。況乎否窮則泰,屈久則伸。負薪者榮於漢,鬻畚者相於秦。更聞楊素之言,未能圖富;苟有陳平之美,安得長貧?”

矍然二子,相顧而起,乃曰:“幸承達者之論,深見賢哉之旨。而今而後,方知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作者簡介

王棨(約873年前後在世),字輔之,福清人。鹹通三年(862年)登進士第,官至水部郎中。黃巢亂後,不知所終。著有《麟角集》一卷,收律賦四十五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