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士

貧士

《貧士》是鄭板橋創作於清代的一首律詩。

詞語

貧士

拼音

pínshì 

注音

ㄆㄧㄣˊㄕˋ

引證解釋

亦作“貧仕”。窮士;窮儒生。《管子·問》:“貧士之受責於大夫者幾何人?”晉陸雲《寒蟬賦》:“若夫歲聿云暮,上天其涼,感運悲聲,貧士含傷。”《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於是貧仕蒙詔,跪拜大王已了。”《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於是貧仕既蒙駙馬,與高品知聞,書題往來,已相邀會。”唐皮日休《蚊子》詩:“貧士無絳紗,忍苦臥茅屋。”清袁枚《戲仿<易林>》詩之二:“貧士遇珠,奄人遇姝,豈不相愛,徒生嗟吁。”

基本信息

詩名:貧士
作者:鄭板橋
體裁: 五言詩
創作年代:清代

作品原文

貧士
貧士多窘艱,夜起披羅幃。①
徘徊立庭樹,皎月墮晨輝。
念我故人好,謀告當無違。
出門氣頗壯,半道神已微。
相遇作冷語,吞話還來歸。②
歸來對妻子,侷促無儀威。③
誰知相慰藉,脫簪典舊衣。
入廚燃破釜,煙光凝朝暉。
盤中宿果餅,分餉諸兒飢。④
待我寶貴來,鬢髮短且稀。
莫以新花枝,誚此蘼蕪非。⑤

注釋譯文

注釋

①羅幃:床帳。
②吞話:有言未敢出口。
③侷促:不安的樣子。
④宿果餅:指上餐留下的食物。
⑤“新花枝”比喻年輕美貌女子,“蘼蕪”比喻“鬢髮短且稀”的結髮妻。 漢樂府民歌:“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

譯文

貧士生活窘迫,夜半起來掀開帷帳。在庭院的樹下徘徊,看到皎潔的月亮漸漸在晨光熹微中落下。想我以前的好朋友,如以求助之意相告,可能不會遭到回絕。剛出門時覺得很有把握,所以很氣壯;可是中途又狐疑、精神不振起來。相見後說話冷淡,借貸的話沒敢說出口就回來了。回來後面對妻子,侷促得坐立不安。不料妻子卻好言安慰,並典當簪衣以解脫眼前困境。下廚燒起破鍋,在晨光中點燃了柴火。剩下的食物先分給幾個兒子充飢。等到我寶貴了,妻子也老了。千萬不要喜新厭舊,拋棄舊妻是不正確的。

作品鑑賞

這首詩描寫貧士的窘況以及與妻子患難與共、真摯情深的婚姻生活,並表示對她的感激之情。詩中的“貧士”就是鄭板橋自己的寫照。
此詩描繪了一個賢惠善良、顧全大局、支撐起破落家庭的貧士妻子形象。開頭四句寫貧士夜不成寐。中間六句寫告貸不成。接下來的八句寫妻子的賢惠。最後感嘆不要喜新厭舊。這個妻子形象來源於鄭板橋的結髮妻子徐氏。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徐氏與鄭板橋結合,一直到1931年(雍正九年)去世,這十幾年是鄭板橋一生最不得意的時期,但是她與丈夫仍是艱難與共、患難同心。徐氏是一個賢妻良母,為鄭板橋生了一子二女,她話不多,生活上對鄭板橋很體貼。當鄭板橋寫詩作畫時,她就不聲不響地磨墨。因此,她的離世使鄭板橋長時間地沉浸在淒涼哀傷的境況之中,後來鄭板橋寫了很多詩表達對妻子的懷念之情。

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
鄭板橋像
,即鄭燮(xiè),字克柔,號板橋,江蘇 興化人;康熙 秀才、雍正 舉人、乾隆 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鄭板橋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他的詩、書、畫,人稱為“三絕”。生平狂放不羈,多憤世嫉俗的言論與行動,被稱為“ 揚州八怪”之一。
鄭燮所作詩,如《 悍吏》《私刑惡》《逃荒行》《姑惡》《 孤兒行》等篇反映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現實意義;《 揚州》《 自遣》《游焦山》《 野老》等篇自抒所見,表現真率性情;大量提畫詩都有寄託。他詩歌的特點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暢,通俗易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