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文盲

財經文盲

“財經文盲”,也稱經濟文盲,是指那些只懂花錢,沒有理財意識的群體。一些已開發國家給孩子購買或教育投資學習理財產品,意在讓孩子從小參與的理財賬戶,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現象

隨著全民理財意識的普及,兒童財商教育的概念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父母的重視,但是中國兒童的“”觀念和一些已開發國家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兒童以花錢為主,在四五歲時就能準確無誤地告訴家長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一些已開發國家孩子在十二三歲學會的東西——熟悉銀行的業務以及金融投資等技能,中國孩子要到20歲左右才開始去觸及,從而形成一部分孩子的“財經文盲”現象。

影響

如果缺少正確的理財概念疏導,可能在電視上看到或者生活中見到一些經濟現象,就進行機械地模仿,該現象正是孩子對市場消費消化不良的結果。

國外情況

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和地區,人們十分重視兒童的理財教育,這種教育甚至滲透到了兒童與錢財發生關係的一切環節之中。

美國

美國兒童的理財教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同時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重視。由美國教育部資助,全國34個州的3000所中小學生家長參加了一項龐大的儲蓄計畫——“為美國而儲蓄”計畫。不過,美國兒童理財教育最主要還是來自家庭和學校。從孩子踏進幼稚園起,孩子們就會接受有關理財概念。

英國

英國教育部規劃,自2014年9月起,首次將理財相關知識列為中學必修課程。

根據初步規劃,11到14歲的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金錢、預算規劃的重要性、財務管理及學習多種金融產品與服務,學校同時將教導學生了解基本的利率計算。年齡在15到16歲的學生,將學習有關薪資稅務信用債務財務風險及較為複雜的金融產品與服務。

以色列

很多中國人都知道猶太人對孩子的理財教育很有一套,特別是北美的猶太人。

猶太人的理財教育最為重要的還是給孩子們關於錢的最核心的理念,那就是責任。孩子知道錢怎么來的,也就更進一步地知道了節儉。不光要節儉,還要懂得付出,懂得慈善。不光是為個人,也是為社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