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戰略管理

財務戰略管理

財務戰略管理是指企業在分析理財環境的基礎上,服從和服務於企業戰略的前提下,對企業資源籌集和配置活動進行的全局性和長遠性的謀劃,它是戰略理論在財務管理領域的套用與延伸。財務戰略管理是企業財務決策者根據企業制定的整體戰略目標,在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用以指導企業未來財務管理髮展的財務戰略,並依靠企業內部能力將財務戰略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控制與評價的動態管理過程。為了實施這種財務戰略,企業往往需要在將絕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潤留存的同時,大量地進行外部籌資,更多地利用負債,大量籌措外部資金,是為了彌補內部積累相對於企業擴張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負債而不是股權籌資,是因為負債籌資既能為企業帶來財務槓桿效應,又能防止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釋。

基本模式

財務戰略管理的基本模式:

財務戰略管理立足於企業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革的背景條件下,充分吸取戰略管理的基本思想,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財務戰略管理是企業財務決策者根據企業制定的整體戰略目標,在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用以指導企業未來財務管理髮展的財務戰略,並依靠企業內部能力將財務戰略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控制與評價的動態管理過程。

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動態過程管理。一個較為完整的財務戰略管理過程由四個基本環節構成。這四個環節按先後順序分別為理財環境分析、財務戰略制定及目標分解、財務戰略實施和財務戰略實施結果評估與控制。

財務戰略是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有效流動和實現企業戰略,為加強企業財務競爭優勢,在分析企業內、外環境因素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資金流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和創造性的謀劃。財務戰略是戰略理論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套用與延伸,不僅體現了財務戰略的“戰略”共性,而且勾畫出了財務戰略的“財務”個性。

一般來說,財務戰略有三種路徑選擇:擴張型、穩健型、防禦收縮型。

快速擴張型財務戰略,是指以實現企業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為了實施這種財務戰略,企業往往需要在將絕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潤留存的同時,大量地進行外部籌資,更多地利用負債,大量籌措外部資金,是為了彌補內部積累相對於企業擴張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負債而不是股權籌資,是因為負債籌資既能為企業帶來財務槓桿效應,又能防止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釋。企業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也往往會使企業的資產收益率在一個較長時期內表現為相對的低水平,因為收益的增長相對於資產的增長總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總之,快速擴張型財務戰略一般會表現出“高負債、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徵。

穩健發展型財務戰略,是指以實現企業財務績效的穩定增長和資產規模的平穩擴張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實施穩健發展型財務戰略的企業,一般將儘可能最佳化現有資源的配置和提高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為首要任務,將利潤積累作為實現企業資產規模擴張的基本資金來源。為了防止過重的利息負擔,這類企業對利用負債實現企業資產規模從而經營規模的擴張往往持十分謹慎的態度。所以,實施穩健發展型財務戰略的企業的一般財務特徵是“低負債、高收益、中分配 ”。當然,隨著企業逐步走向成熟,內部利潤積累就會越來越成為不必要,那么,“少分配”的特徵也就隨之而逐步消失。

防禦收縮型財務戰略,是指以預防出現財務危機和求得生存及新的發展為目的的一種財務戰略。實施防禦收縮型財務戰略的企業,一般將儘可能減少現金流出和儘可能增加現金流入作為首要任務,通過採取削減分部和精簡機構等措施,盤活存量資產,節約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於企業的主導業務,以增強企業主導業務的市場競爭力。由於這類企業多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曾經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經實施過快速擴張的財務戰略,因而歷史上所形成的負債包袱和當前經營上所面臨的困難,就成為迫使其採取防禦收縮型財務戰略的兩個重要原因。“高負債、低收益、少分配”是實施這種財務戰略的企業的基本財務特徵。

影響跨國經營財務戰略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 匯率變動和稅率差異

跨國經營業務必然涉及國際間的收支和結算,貨幣間的匯率變化不僅會影響跨國公司財務報表的各項指標,也會影響跨國公司的投資、籌資、利潤分配以及經營結構等一系列戰略決策的制定。跨國公司的稅賦取決於它所從事業務所在國的稅收特徵,而重要的稅收特徵在於公司所得稅、預提稅、稅收協定和稅收抵免等。跨國公司在從事跨國經營時,把資本投向不同的國家,就會涉及到多個國家的稅法,為了合理地做出財務戰略決策,財務人員必須科學地進行稅收管理。

(二) 利率水平和收益率差異

利率是計算借貸資金報酬的依據,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借款者的成本和貸出者的收益。利率的不同直接影響到母公司的戰略決策。如:考慮到利率即為跨國公司債務成本的基礎,各子公司的資本結構會有所差異。

(三) 資本結構的成本不同

選擇和尋求跨國公司合理的資本結構,即長期債務資本對權益資本的比例構成,是跨國公司安排籌融資的重要內容。其原則是降低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使公司整體資本結構最佳;其目的是保證跨國公司的資本成本最小,從而使跨國公司價值最大。

(四) 知識經濟時代的新風險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資本日益成為跨國投資最核心的生產要素,以知識型投資為核心風險的管理將成為未來跨國公司風險管理的主導。高層次人才的流失是當代跨國公司的最大風險。另外,隨著各國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和競爭的日益加劇,跨國公司面臨風險地區更為擴散化的風險。

跨國經營的實施策略

跨國經營財務戰略管理的實施策略:

(一) 總部中心策略

跨國總部應該成為整個財務管理的核心,發揮資金籌措中心、投資決策中心、現金儲備中心、價格轉移中心、合理避稅中心和風險控制中心的職能,並匯總編制全面的財務報表。跨國總部起到統領全局的作用,也能使其內部各子公司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

(二) 低成本競爭

指設法使成本比競爭對手低,保持低成本的優勢地位,產品以廉取勝的策略。實現低成本方略的途徑主要是利用產量規模經濟效益和提高市場占有率。在實施低成本策略時,除了考慮價格競爭因素的積極作用時,還應重視非價格競爭因素。

(三) 經營多角化

跨國經營與財務管理,空間極為廣闊,市場需求多樣,但競爭異常激烈。為適應市場需求,強化服務和競爭機能,並減少因單一業種經營所帶來的風險,跨國公司須不斷地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發展新事業,即需要開展多角化經營,並促進業種間的交叉與滲透。

(四) 目標集聚策略

雖然經營多樣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風險,但是也有分散公司資源的缺點。目標集聚策略是圍繞某一特定的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由於它往往提供更好更專業化的產品和服務,結果是,公司或者通過較好滿足特定對象的需要實現了低成本;或者在通過目標集聚策略建立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建立經營多角化策略,核心競爭力作為新業務發動機的功能得以發揮;或者二者兼得。

(五) 最佳化籌資

籌措必要的資金是投資戰略實施的前提。籌資策略應根據內外財務管理環境的狀況和走勢,對資金籌措的目標、結構、渠道和方式等進行長期和系統的謀劃,旨在為經營戰略的實施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提供可靠的資金保證,併力求不斷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籌資效益。此外,還可利用背對背貸款、平行貸款、貨幣兌換及貸款兌換等手段靈活調配資金。

(六) 科學投資

這是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管理的核心內容,決定著能否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應當按照總體戰略來安排長期投資,從全球角度最佳化資源配置。要科學研究和套用規模經濟原理,綜合運用最佳生產曲線、成本函式等現代經濟理論模型,探索最佳的投資規模,獲取最優的投資效益。另外,還應該合理運用SWOT分析法、波士頓矩陣法和行業結構分析法等進行投資策略的制定。

利用各國法律及稅制的差異進行合理避稅,是跨國公司財務戰略管理的重要措施,為此,應努力學習如何按照有關法律進行合理避稅。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對電子商務實行的免除關稅的優惠政策,運用先進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進行國際貿易。另外,由於轉移價格可以降低整個公司的稅負,即將利潤從高稅率國家的子公司轉移到低稅率國家的子公司或處於虧損狀態的子公司,跨國公司可減輕其稅負。所以應充分和合理利用轉移定價對降低稅負的作用。

財務與戰略發展狀況

財務與戰略平衡發展現狀:

如何在財務基礎和公司戰略發展之間找到真正平衡,是一大挑戰。2008年金融危機使CFO認識到更加關注成本管理、現金流、風險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性。同時,他們也同意,這份關注占用了財務官在企業戰略中扮演更廣泛角色的空間。EMEIA地區只有37%的財務長覺得自己還有足夠的時間關注企業戰略發展。

但是即使他們身擔財務的核心職責, 75% EMEIA地區的CFO承認通常情況下自己一半甚至更多的時間會用於企業戰略發展方面。

在亞太地區,直到2011年,還有四分之一的財務長將更多時間(60%)花在廣泛戰略問題研究上,而不是財務管理方面。並且他們認為以後這個趨勢會繼續加劇。62%CFO表示,未來他們花在企業戰略問題上的時間會占到60%-80%。

不同地區財務長都同意,與一個多樣化且技能成熟的團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隨著財務長職責的不斷增加,他們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是,對CFO接班人計畫和人才發展缺乏關注是所有財務長們都關注的問題。受訪公司中,只有大約四分之一表示有正式繼任程式,或者已確定下任CFO人選,這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大難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