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方法體系

財務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告等會計資料為基礎 ,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方法。財務分析方法體系則是指進行財務分析所採用的各種方法組成的有機整體 ,是完成財務分析目標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財務分析方法體系的概述

財務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告會計資料為基礎 ,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方法。財務分析方法體系則是指進行財務分析所採用的各種方法組成的有機整體 ,是完成財務分析目標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沒有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體系 ,將無法提供有用的財務分析信息 ,也就不可能充分發揮財務分析的作用。因此 ,建立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體系是財務分析的重要內容。

建立財務分析方法體系的要求

1.財務分析方法體系應具有科學性

經營的重心在於管理 ,管理的關鍵在於決策。企業能否完成其經營目標 ,關鍵在於其經營決策是否正確。而決策的正確與否 ,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財務分析人員是否提供了真實、可靠、有用的財務分析信息。如果財務分析人員採用的分析方法不科學 ,提供的財務分析信息就不可能準確、真實、有用 ,甚至是錯誤的。在這種錯誤的、不正確的信息導向下 ,決策者不可能制訂出正確的、有效的經營決策。因而 ,經營者也就不可能完成其經營目標。

如果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有關人員沒有採用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進行財務分析 ,也將不可能獲得有用的財務信息 ,同樣會影響他們決策的正確性。因此 ,各類財務分析人員應該選擇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 ,以保證獲得有用的財務分析信息。近代數學的迅速發展 ,出現了專門運用數學方法研究企業經營管理和財務分析的套用性科學。比如機率論、數理統計、函式分析、線性規劃分析等。在財務分析中 ,大量運用數學模型 ,有利於推廣電子計算機處理財務信息 ,有利於進一步改進財務分析方法 ,增強財務分析信息的準確性和有用性。

2.財務分析方法體系應具有實用性

在建立財務分析方法體系時 ,應根據企業內外財務分析人員的知識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財務分析信息使用者的實際需要 ,選擇那些既科學又實用的分析方法。不宜把玄乎的數字元號和數學計算過分地用於財務分析中 ,那樣既不便於操作 ,也分析不出有用的財務信息。我們只有同時考慮科學性和實用性 ,才能建立出一套有利於完成財務分析目標的財務分析方法體系。

財務分析方法體系的構建

在西方的“財務報表分析”中基本上沒有什麼財務分析方法體系 ,主要採用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企業財務報表數字進行事後分析 ,因而其分析方法比較簡單 ,談不上什麼分析方法體系。在我國過去的“經濟活動分析”教科書中 ,對其分析方法體系的論述存在一般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方法。一般分析方法的內容是確定分析目標 ,收集分析資料 ,進行指標對比 ,計算影響程度 ,作出綜合評價。 經濟活動分析中的一般分析方法實質上是經濟活動分析的程式或步驟 ,不是什麼分析方法。新的財務分析方法體系應由兩大部分構成 ,即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法

所謂定量分析方法是藉助於數學模型 ,從數量上測算、比較和確定企業各項財務指標變動的數額 ,以及各財務指標變動的影響原因和各因素影響大小的一種分析方法。 20世紀30年代 ,經濟學中套用數學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此時開始充分套用數學的邏輯性和推理性 ,作為經濟分析推理的工具 ,如現代經濟分析中所採用的數理統計分析、線性規劃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等。

但定量分析方法並不是將眾多的數學計算方法進行簡單的羅列,而是按照建立財務分析方法體系的要求 ,合理地選擇。既要有財務分析的事前預測分析方法,又要有財務分析的事中控制分析方法,還要有財務分析的事後總結分析方法。在財務分析的循環過程中 ,需要選擇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損益平衡分析法、線性規劃分析法、存貨 (資金 )控制分析法、回歸分析法指數分析法、淨現值分析法現金流量分析法等等。

2.定性分析法

所謂定性分析方法是指對企業各項財務指標變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進行科學的論證和說明。這一步驟就是對定量分析的結果 ,根據國家有關財務制度、法規和政策進行相互聯繫的研究 ,考慮各種不可計量的因素加以綜合論證 ,並對定量分析結果進行切合實際的修正。

定性分析的方法一般有:

(1)經驗判斷法經驗判斷法是分析人員在了解過去和現實資料以及定量分析結果的基礎上 ,充分考慮企業內外條件變化 ,運用個人的經驗和知識作出判斷。這種分析方法主要靠個人的經驗 ,作出的判斷帶有一定的主觀性 ,其缺點十分明顯。一般來說 ,這種方法是在條件限制或時間緊迫的情況下 ,不得不採取的一種權宜方法。

(2)會議分析法。會議分析法是由分析人員召集對分析對象熟悉情況 ,有經驗的有關人員開會 ,按照預先擬定的分析提綱進行分析、研究、討論。通常採用企業領導、技術人員、工人三結合的方式 ,或者開現場分析會議的方式 ,充分發揚民主 ,廣泛徵求意見 ,然後把各方面的意見整理、歸納、分析來判斷未來的情況並作出分析結論。這是一種集思廣益的方法 ,它可以防止片面地採取定量分析方法 ,單純地依賴於定量計算數據 ,易於脫離實際的弊病。其主要缺陷是意見無論多么廣泛 ,畢竟都是個人的主觀判斷。另外 ,這種分析方法會產生意見很不一致的情況 ,給作出正確的分析結論帶來困難。

(3)專家分析法。專家分析法是邀請一組專家開會座談 ,在互相交換情報資料 ,經過充分討論的條件下 ,把專家們的意見集中起來 ,作出綜合分析判斷 ,對定量分析結果進行修正。所謂專家是指對分析對象有較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的人員 ,如技術專家、管理專家、會計專家、審計專家等。這些專家可以是廠內的 ,也可以是廠外的。專家人數不宜過多 ,但分析的內容必須集中 ,或對某一關鍵問題進行重點分析。這種分析方法也是一種集思廣益的分析方法。它與會議分析法有相同的優點 ,但基礎同樣是個人的直觀判斷 ,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4)類比分析法。類比分析是在分析者掌握與分析對象有關的過去的資料、現在的情況等有關數據及其變化規律的基礎上 ,利用所掌握的這些資料與其分析對象之間的類比性來進行推測。這種分析雖然也主要是靠人的經驗和認識來進行判斷 ,但它有一定的客觀依據進行比較 ,所以能提高分析信息的可靠性。

定量分析是財務分析的基礎和重要步驟。這種分析方法有它的科學性 ,但也有其局限性。特別是在預測分析中 ,基本上都是“假如式”,它是假設歷史條件或過去資料的數學模型在今後繼續存在為前提的。也就是“假如這樣 ,勢必如此”。因此 ,預測分析的值基本上是近似值 ,有指導性的作用 ,但也有一定誤差。預測的結果只能表明事物發展的主體在一定條件下的結果。只有在起決定作用的各種條件未來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才是可靠的。顯然 ,這是不可能的。諸如 ,自然條件的變化、生產技術的發展、社會消費習慣和方式的改變、市場情況的變化 ,以及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和企業內部職工和管理人員的素質等的變化 ,都會影響未來的經濟活動。因此在進行財務分析工作時 ,必須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結合起來 ,把定量分析的結果與一些不可計量的其他因素結合考慮 ,進行綜合判斷 ,修正誤差 ,使定量分析的結果更趨於實際情況。

財務分析方法體系的原則

設計企業的財務分析方法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要設計出有利於完成財務分析目標的財務分析方法體系必需遵循以下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經營的重心在於管理,管理的關鍵在於決策。而決策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財務分析人員是否提供了真實、可靠、有用的財務分析信息。如果財務分析人員採用的分析方法不科學,提供的財務分析信息就不可能準確、真實、有用,甚至是錯誤的。在這種錯誤的、不正確的信息導向下,決策者不可能制訂出正確的、有效的經營決策 因而,經營者也就不可能完成其經營目標。如果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有關人員沒有採用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進行財務分析.也將不可能獲得有用的財務信息.同樣會影響他們決策的正確性。因此,各類財務分析人員應該選擇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以保證獲得有用的財務分析信息

(二)實用性原則

在建立財務分析方法體系時.應根據企業內外財務分析人員的知識水平、管理水平及財務分析信息使用者的實際需要.選擇那些既科學又實用的分析方法 不宜把數字元和數學計算過分地用於財務分析中.那樣既不便於操作.也分析不出有用的財務信息 在定量分析方法上較多地運用統計方法、函式分析、線性規劃、趨勢分析等方法。同時還要採用簡單而又實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三)可操作性原則

中小企業財務分析主要是基於加強財務管理的需求.在分析形式和方法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在分析形式上較多地採用專題式資料說明式等.不一定要寫出完整的財務分析報告:在分析方法的設計上必須針對不同的指標採用不同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要有可操作性。近代數學的迅速發展.出現了專門運用數學方法研究企業經營管理和財務分析的套用性科學,在財務分析中,大量運用數學模型,有利於推廣電子計算機處理財務信息.有利於進一步改進財務分析方法。增強財務分析信息的準確性和有用性。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