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釁

語出:《後漢書·黃瓊傳》:“臣至頑駑,世荷國恩,身輕位重,勤不補過,然懼於永歿,負釁益深。”《宋書·武帝紀中》:“ 劉毅 叛換,負釁 西夏 ,凌上罔主,志肆姦暴。”《周書·獨孤信傳》:“以父負舋,久廢於家。” 唐 劉禹錫 《祭柳員外文》:“顧余負舋,營奉方重,猶冀前路,望君銘旌。” 唐 司空圖 《觀音懺文》:“敢將負釁之身,曲累無私之照。”

拼音

fùxìnㄈㄨˋㄒㄧㄣˋ

解釋

負釁(負釁) 
亦作“負釁”。猶負罪;獲罪。《後漢書·黃瓊傳》:“臣至頑駑,世荷國恩,身輕位重,勤不補過,然懼於永歿,負釁益深。”《宋書·武帝紀中》:“劉毅叛換,負釁西夏,凌上罔主,志肆奸暴。”《周書·獨孤信傳》:“以父負釁,久廢於家。”唐劉禹錫《祭柳員外文》:“顧余負釁,營奉方重,猶冀前路,望君銘旌。”唐司空圖《觀音懺文》:“敢將負釁之身,曲累無私之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