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米養親

周朝,有個叫仲由的人,字子路。 而子路為了贍養父母雙親,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來,盡到自己的孝心。 因為奉養父母的原故,每每出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負米回來。

譯文

周朝,有個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裡很貧窮,時常在外面採集藜藿等野菜當食物。而子路為了贍養父母雙親,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來,盡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後,於路南遊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封到擁有百輛車馬的官位。家中積余下來的糧食達到萬鍾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勞苦,感嘆說;雖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樣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來贍養父母雙親,可惜沒有辦法如願以償了。 有詩頌曰: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白化故事

話說周朝的時候,有一個道德極好的人,姓仲,名由,字子路,也是孔子的學生。他家裡非常貧窮。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藿一類的野菜。因為奉養父母的原故,每每出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負米回來。等到父母去世了以後,他就往南方去遊歷;到楚國時,因為楚王敬慕他的學問人品,就聘請他在楚國做了官,做官以後,便富貴起來,他出外跟隨的車馬,有一百多乘;他官俸積存的米糧,有一萬多錘。他坐時,便有許多層毯子,墊在底下;他吃時,便有許多個食鼎,擺在面前。這時他雖然富貴已極,然而他的心裡,還是時時刻刻想念著父母。他常常這樣慨嘆著說道:“我現在雖然富貴,但是還想如從前一樣,吃藜、藿、野菜,仍舊到百里外背米回來養親;可惜這是已不能再有這種日子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