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形刺革菌

貝形刺革菌

貝形刺革菌(拉丁學名:Hymenochaete badio-ferruginea (Mont.) Lev. ),非褶菌目、刺革菌科、刺革菌屬菌類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生於闊葉樹腐木、枯立木上。

基本信息

名稱

貝形刺革菌

簡介

拉丁學名:Hymenochaete badio-ferruginea (Mont.) Lev.
中文別名:貝形革菌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非褶菌目、刺革菌科、刺革菌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較小且生長量大。薄,軟,貝殼狀,一年生。無柄或近無柄,基部較狹窄,迭生,左右相連,新鮮時平展,乾時相下捲曲,革質,反卷部分0.4-0.8cm×0.4-1.5cm,蓋表面有輻射絲狀纖毛,茶褐色,老時毛漸脫落,出現深褐色及光滑的同心環紋。子實層剛毛體多,披針形,壁厚,尖頭,褐色至深栗褐色,55-90μm×8-13μm,突越子實層部分長20-50μm。孢子無色,橢圓形,平滑,3.5-6μm×1-2.5μm。菌絲粗2.5-3.5μm,淡棕黃色至棕黃褐色。
生態習性:生於闊葉樹腐木、枯立木上。
分布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甘肅、青海、四川、貴州、雲南等。
經濟用途:屬木腐菌,引起槭樹等木質部形成白色腐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