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勒爾射線

貝克勒爾射線

1896年3月的一個陰天,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Henri Becquerel)打開他的抽屜,發現了自發的放射線,這是物理史上最有名的意外發現之一。

貝克勒爾簡介

110年 前,安 東 尼·亨 利·貝 克 勒 爾“由於發現自發放射性所做出的特殊貢獻”和居里夫婦“由於共同研究貝克勒爾教授發現的放射性現象所做出的特殊貢獻”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貝克勒爾1852年12月15日生於巴黎,他的父親埃德蒙·貝克勒爾和他的祖父西澤·貝克勒爾都是著名的有創新貢獻的物理學家,均為法國科學院的成員,在巴黎皇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任過物理學教授。

貝克勒爾於1872年進入巴黎多科綜藝學校,兩年後成為橋樑道路學院的學生。1877年貝克勒爾作為工程師進入橋樑和道路管理部門,1894年任總工程師。1872年他進入巴黎多科綜藝學校,兩年後又擔任了自然歷史博物館 助 理 館 員。1888年在巴黎大學獲博士學位。

1889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並繼拜特洛擔任科學院的終身秘書,1892年任巴黎博物院自然歷史部套用物理學教授,1895年成為多科綜藝學校教授,1908年他被選為法國科學院主席和常務秘書。他是林賽科學院院士和柏林皇家科學院院士。1900年被任命為榮譽軍團的軍官。

貝克勒爾與一位土木工程師的女兒結婚,育有一子簡,後來也成為一名物理學家。貝克勒爾喜歡運動,尤其喜歡爬山和游泳。1908年8月25日,在法國的西海岸勒克羅依西克休假時,因心臟病發作逝世。 

同時,貝克勒爾(Bq)是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制(SI)單位,是用法國物理學家安托尼·亨利·貝克勒爾的姓氏命名的。

放射性簡介

某些核素自發地放出粒子或γ射線,或在軌道電子俘獲後放出X射線,或發生自發裂變的性質。它是法國物理學家H. 貝可勒爾(Becquerel)在1896年研究鈾礦的螢光現象時發現的。能自發地放射各種射線的核素稱為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有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之分。天然放射性是指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所具有的放射性。用人工辦法(例如用反應堆和加速器)生產的放射性核素所具有的放射性,叫人工放射性。目前1700多种放射性核素中, 人工放射性核素占了絕大多數。

原子核衰變

放射性與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衰變有密切關係。原子核衰變是指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出α或β等粒子而其本身轉變為另一種原子核。放射性核素衰變的快慢常用半衰期來表示, 即一定量的原子核衰變掉一半所需要的時間。半衰期的範圍可從10a到10s。原子核衰變的形式有多種,主要有α衰變、β衰變、γ衰變、同質異能躍遷及自發裂變等。

α衰變

原子核(母核)自發地放射出α粒子(氦核)而轉變為電荷數減2,質量數減4的原子核。表示為AZX→A-4Z-2Y+42He,式中X為母核,Y為子核,A為原子核的質量數, Z為原子核的電荷數。

β衰變

原子核自發地放射電子或正電子或俘獲一個軌道電子而發生轉變,統稱為β衰變。可區分為三種類型:

(1) 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出電子而轉變為電荷數加1、質量數不變的原子核時, 稱為β衰變。表示為AZX→AZ+1Y+e-+, 式中e為電子,為反中微子。

(2) 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出正電子而轉變為電荷數減1、質量數不變的原子核時,稱為β+衰變。表示為AZX→AZ-1Y+e++v,式中e為正電子,v為中微子。

(3)原子核俘獲軌道電子而轉變為電荷數減1、質量數不變的原子核的現象稱為軌道電子俘獲。表示為AZX+e-→AZ-Y+v。

γ衰變

γ輻射 (或稱γ光子) 是經常伴隨α或β衰變產生的。α衰變或β衰變所形成的子核,有的全部或大部分處於激發態。激發態是不穩定的,當從激發態直接退激或者級聯退激到基態時,放出γ射線。這種現象稱為γ衰變(或稱γ躍遷)。γ衰變的子核和母核,其電荷數和質量數均相同,僅核的內部狀態不同。有時從激發態轉變到基態時,放出一個核外電子,稱為內轉換電子。內轉換過程放出的內轉換電子和放出的γ光子的機率之比稱為內轉換係數。

同質異能躍遷

原子核處在同質異能態 (即原子核的一種平均壽命長得足以被觀察的激發態) 的γ躍遷。它是放射性衰變的一種形式。長壽命的同質異能態通常在核素符號的左上標質量數後面加上m來表示,例如,Co。它與Co的電荷數和質量數都相同,但半衰期不同, 前者為10.5 min, 後者為5.27 a。通常將具有相同質量數和原子序數, 而處在不同核能態的一類核素稱為同質異能素。

自發裂變

處於基態或同質異能態的原子核在沒有外加粒子或能量的情況下發生的裂變。自發裂變和α衰變是重核衰變的兩種不同方式,兩者有競爭。對鈾核,自發裂變和α衰變相比很小,僅僅是剛可被探測到的,但對某些人工製造的超重核, 例如Cf的自發裂變則是主要的衰變形式。2Cf是重要的自發裂變源和中子源。

放射性衰變規律

任何一种放射性原子核在單獨存在時,隨時間呈指數衰減過程,t時刻的原子核數為N(t)=Ne,式中λ為衰變常數,N表示時間為零時刻的母核數。衰變常數λ的大小決定了衰變的快慢。它只與放射性核素的種類有關。衰變常數λ與半衰期T成反比,λ越大,表示放射性衰減得越快,顯然衰減到一半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短。它們的關係是λ== 衰變常數是某种放射性核素的一個原子核在單位時間內進行自發衰變的機率。因為λ是常數,所以每個原子核不論何時衰變,其衰變的機率均相同。這意味著,各個原子核的衰變是獨立無關的,每個原子核衰變完全是偶然性事件。

由於測量放射性核的數目極不方便,且常常沒有必要,而人們感興趣又便於測量的是: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物質,在一個適當短的時間間隔中所發生的自發衰變數除以該時間間隔所得的商,即衰變率 亦稱放射性活度。其表達式為: λNe=Ae,式中A=λN,是t=0時的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和放射性核數具有同樣的指數衰減規律。

有的原子核經過一次衰變並不穩定,衰變過程仍繼續進行,直到成為穩定核為止,其衰變規律較為複雜,這種衰變叫做連續衰變。連續衰變系列通稱為放射系,在地殼中存在三個天然放射系。例如,釷系從Th開始,經過10次連續衰變,最後到穩定核素Pb。裂變產物常常要連續衰變,直至轉變為穩定核素為止。例如Xe要經過4次β-衰變,轉變到穩定核素Ce。

連續衰變中,有可能出現放射性平衡。某一種衰變鏈中,各放射性活度均按該鏈前驅核素的平均壽命隨時間作指數衰減變化。這种放射性平衡只有在前驅核素的平均壽命比該衰變鏈中其他任何一代子體核素的平均壽命長時,才是可能的。一種情況是,當前驅核素的平均壽命不是很長,但比該鏈中其他任何一代子體核素的平均壽命長,在時間夠長以後,整個衰變系列會達到暫時平衡,即各放射體的活度之比不隨時間變化,各子體隨母體的半衰期(或平均壽命)而衰減,如圖1所示。圖1中曲線a表示子體的放射性活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b表示母體的放射性活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表示母子體的總放射性活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d表示子體單獨存在時的活度變化。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前驅核素的平均壽命很長,以致在考察期間,前驅核素總體上的變化可以忽略,那么在相當長時間以後(一般為連續衰變系列中最長的子體半衰期的5~7倍以上)放射系列可達到長期平衡,即各子體的放射性活度都等於母體的活度,如圖2所示。在未達到平衡以前,子體的活度隨時間而增加,一直到達放射性平衡為止。

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生長過程類似於長期平衡的過程,因此在用反應堆或加速器製備時,大約照射5個半衰期時,放射性活度就可認為達到飽和了。

半衰期除太長或太短難以測定外,其餘的從10s到幾年都可用不同方法較容易地測定。

放射性衰變過程中放出的α、β、γ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具有不同的規律,其穿透性是不同的。利用這些特點和規律,在工農業、醫學、材料和生物等方面有著極其廣泛的套用,這對科學技術和生產的發展都有很大的意義。

放射性的發現

X射線發現的影響

1895年11月8日,倫 琴注意到在距離用黑硬紙板包圍著的陰極射線管一米外的氰亞鉑酸鋇屏上有閃光,意識到這是一種沒有人報導過的不可見輻射。

經過7周的進一步研究,他發現這種輻射沿直線傳播,能穿過不透 明物體使照相底版(以下簡稱底版)感光;照射在磷光鈣化合物、鈾玻璃、普通玻璃、方解石和岩鹽等物質上能激發螢光;這種射線幾乎能透過所有物體,儘管透射程度差別很大,他將其稱為X射線。

他發現X射線不發生折射、反射和偏振現象,在磁場作用下不會偏轉。1895年12月28日,他投出了第一篇通信;1896年1月1日,倫琴將他的論文和用X射線拍攝的照片寄給一些朋友和同行。X射線的發現,引起了物理學界的極大關注,也激起了醫學界的強烈反響。

1896年1月20日,在法國科學院的會議上,著名物理學家龐加萊帶來了倫琴的論文,並展示了X射線的照片。

當時貝克勒爾也出席會議,並對這些照片發生興趣,提出這些穿透性射線如何產生,龐加萊說X射線是由一束陰極射線打在放電管玻璃壁上,那裡顯示出螢光亮斑,X射線是由打在上面的陰極射線引起的。

這個說明是正確的,但貝克勒爾錯誤地解釋了它,認為螢光是射線的起因,因此發出螢光的物質可能會是X射線的天然來源。

在1896年1月30日 出 版的大眾科學雜誌上,龐加萊提出“無論用什麼方法產生強螢光的物體,除了發射光線之外,是否發射倫琴的X射線?”由此,貝克勒爾推測X射線與螢光或磷光是由相同的原子振動產生的,認為磷光可能會伴隨著X射線同時發生。

這裡說的螢光,就是把吸收的輻射能再以輻射能的形式發射出去,其波長一般與吸收的波長相同或更長些,撤掉激發輻射時螢光會立刻停止;而磷光是在撤去激發輻射後從約0.001秒到幾秒內,能以比所吸收的波長較長而重新發射出的輻射。

貝克勒爾後來回憶說:“在倫琴實驗和克魯科斯管磷光壁發出的射線奇異性質的訊息到達巴黎的當天,我就想到進行研究,看一看是否所有的磷光物質都發射類似的射線。”

貝克勒爾敏銳地覺察到這是一個前景看好的題目,於是從第二天就開始進行研究。他先將螢石等磷光物質封在一個放電管內,在不會產生X射線的電壓下工作,在管子外面放一塊用黑紙包著的底版,實驗進行了大約1小時,沒有任何效果。

他還用電火花激發螢石和閃鋅礦,實驗持續了幾個小時,顯影后仍沒有什麼效果。他從以前的研究中知道,在磷光下曝光1小時,顯影后的效果依舊很弱,因此他認為可能是激發時間還不夠長。

選用鈾鹽

在1896年2月17日法國科學院會議上,萊溫洛斯基介紹了用陽光照射硫化鈣的實驗。他將盛著硫化鈣的載玻片放在黑紙包著的底版 上,在陽光下曝光4、5個小時。底版顯影后,他發現只有對著硫化鈣的部分變黑了(但是這個結果後來沒有能經受住更嚴格的檢驗)。受其啟發,貝克勒爾也決定用陽光照射閃鋅礦、螢石等不同的磷光材料,但都沒有得到正面的結果。

貝克勒爾沒有發表這些不成功的實驗,貝克勒爾的多種磷光材料中,有些遇到潮濕空氣會停止發磷光,在選用的材料中,他選擇使用鈾鹽具有轉折性的意義。

鈾是1789年檢驗瀝青鈾礦時發現的,1841年才成功地分離出了這種金屬。1869年門捷列夫排列周期表時發現鈾是最重的元素。當時它的化合物用作照相中的調色劑、皮革和羊毛的染料和媒染劑,最大用處是製造陶瓷彩色釉料和彩色玻璃。

貝克勒爾家族對此有研究的優勢,他的父親以對磷光光譜的精闢研究而聞名,證明了鈾鹽系列能發出特別明 亮的磷光,且它們的光譜很有趣。他的實驗室保存著大量的磷光材料,特別是鈾的化合物。

貝克勒爾有 一 些硫酸鈾醯鉀復鹽晶體,是大約15年前製備的,它們在空氣中不會起變化,適合用於實驗。1896年2月,貝克勒爾開始用它做實驗。

1896年2月24日,貝克勒爾在題為“關於磷光發射的輻射”的論文中說:“利用我手頭的透明薄殼狀的硫酸鈾醯鉀復鹽晶體,進行了下列實驗:把一片磷光材料放在包著底版的紙包上,在陽光下曝光幾個小時;顯影后發現底版上出現了磷光物質黑暗的輪廓。

如果在磷光物質和紙包之間放一枚硬幣或一塊有通孔的金屬,可在負片上看到這些物體的影像。”曝光在自然歷史博物館二樓窗台上進行。他注意到,發射的輻射不僅能穿透黑紙,還會穿透一些金屬,因而他誤以為太陽光照射鈾鹽產生了X射線。

“未曝光”的底版

1896年2月26、27日,貝克勒爾將一些鈾鹽晶體和底版暗盒分別組合好,打算用相同的晶體和底版,重複他的實驗,進一步探索實驗規律。

然而接下來的幾天,陽光斷斷續續地出現,只能在漫射的陽光下短時間曝光,就“停止了已準備好的實驗”,將底版暗盒和鈾鹽片 一 起放回黑暗的抽 屜里,等待陽光重新出現。然而,在後來的幾天太陽仍未露面。

為了能在第二天科學院的會議上報告他的新進展,至少可以對影像黑度與磷光持續強度間的關係發表研究結果,1896年3月1日,貝克勒爾來到實驗室重新做實驗,由於希望在下一步實驗中得到高質量的影像,不出現任何實驗條件不確定的疑問,決定換用新底版。

為了看看漫射光產生的影像,貝克勒爾將原來裝在暗盒裡的底版顯影,他本來“預計得到很弱的影像。”結果令他大吃一驚,顯影后的底版“不是如他期待的那樣是空白的,相反的這張底版很黑,與鈾鹽在陽光下曝過光 的一樣”

貝克勒爾敏銳地意識到,感光一定是在黑暗中發生的,於是馬上安排了新實驗:將底版和鈾鹽薄片放在一起,中間用薄玻璃片隔開,另將鋁片做的暗盒裝上底版,暗盒上面放上鈾鹽,將它們分別裝進不透光的硬紙盒內,再把硬紙盒放入黑暗的抽屜中。五個小時後將底版顯影,都清楚地顯示出黑色的鈾鹽晶片形狀;薄玻璃片的作用不明顯,而鋁片使曝光作用減弱了一些,但仍然很清晰,證明感光的確可以在黑暗中進行。

貝克勒爾這樣解釋:“注意到這一現象看來不應歸於磷光中的發光輻射是很重要的,因為在0.01s末,這些輻射(磷光)已經變到弱得令人難以覺察。

很自然地想到的一個假定是,這些輻射與勒納德和倫琴研究的輻射所產生的效果有很強的相似性,可能是磷光發出的不可見輻射,它的持續時間與這些物質發出的發光輻射相比可能是無限長的。”

貝克勒爾認為,在強光照射下磷光物質才能發出磷光,停止照射後,發射的可見磷光只能持續很短時間,而磷光中可能還有不可見的輻射,這種輻射要比可見輻射持續時間長得多,他認為正是這種不可見輻射,使得底版感光了。在他當年3月1日顯影的幾張照片中,有一張在鈾鹽片和底 版之間放入了 一 個用厚約0.10mm的銅片剪成 的“十”字形屏,在影像中可以看到更透明一些的這一“十”字的輪廓,其上的陰影證明了輻射穿過了銅片但有一定的吸收。

為了檢驗這些磷光材料,3月3日下午4點他將這些物質“放在照相底版上,此前將它們在漫射光下曝過光,後來將它們保存在黑暗中。

在3月5日下午4:30將這些底版顯影,經過48小時,不同鈾鹽的活躍性大體上相同,六方晶閃鋅礦(硫 化鋅)完全沒有顯示出這種活躍性。”

他在檢驗能量的衰減情況時,先將鈾鹽材料與底版放在一起經過48小時,緊接著換一塊底版經過45小時,第三次換上底版42.5小時再分別顯影,後兩次與第一次得到的影像黑暗程度相差無幾。這樣“不可見的 磷光輻射”總共持續 了6天,強度沒有明顯變化,貝克勒爾3月9日在科學院會議上報告了上述實驗結果。

鈾輻射線的發射特點和性質

(1)使用驗電器的測量。貝克勒爾在1896年3月9日的報告中,還描述了這種輻射使帶電的驗電器放電的實驗。

利用一個驗電器,他可以確定射線是否出現,以及是否穿透了一種物質。在實驗中用顯微鏡測量,發現當驗電器金箔間張角不超過30°時,張角的變化與時間成正比,用每秒鐘兩金箔互相趨近的度數(實際上用角秒/秒鐘為單位),可以表示輻射的相對強度。

他在3月23日的論文中說,將“一片硫酸鈾醯鉀復鹽放在金箔下方,結果驗電器的電荷 以22.50″/s的速度消散。在兩者之間插入石英板後速度將減至5.43″/s。兩個數值之比為4.15。”

他還將他的射線和X射線做了比較,發現X射線使帶電體放電的能力要強很多,插入同一石英板後,減弱15.7倍。與照相法相比,放電法更適於對射線的強度進行定量測量。貝克勒爾在筆記本上畫滿了驗電器的草圖,一年中幾乎每一天都在改進它。這一年,貝克勒爾同時用照相法和電學法進行了測試。但是第二年,他幾乎只用驗電器測量。

貝克勒爾用驗電器測量了不同物質對其射線的吸收。他將一個盛有鈾化合物的容器放在驗電器金箔下,在容器上方裝上一片要測試的物質,發現一片厚度為0.10mm的鋁片,會使放電速率減小到沒有鋁片時的0.26″/s;而0.09mm厚的銅片和0.035mm厚的鉑片,放電速率分別減少到0.32″/s和0.27″/s。

如果射線是完全均勻的,對於同時插入鋁片和銅片的因子應當是0.26×0.32,即0.083。而實際測出值為0.21,貝克勒爾得出結論,這種射線是不均勻的。

他清楚地說明了與X射線相比,鈾射線能穿透更多的物質,特別是金屬,他還將X射線與鈾射線照射金屬箔所得影像作了對比。

(2)比較鈾鹽和鈾金屬發出的射線。當時已知硝酸鈾在溶液中和溶化在結晶水中時都不發射磷光和螢光,為了檢驗鈾鹽晶體的不可見射線是否與光的激發有關,貝克勒爾將硝酸鈾放在用薄玻璃片密封著的小管子中,在黑暗中加熱令其溶化後,然後使之在黑暗中冷卻重新結晶,再放在黑紙包著的底版上,操作過程始終不讓鈾鹽晶體受到光照,本以為這樣不會使底版變黑,但顯影后發現與強光照射過的這種鹽的影像同樣黑。

這說明沒有光的激發,同樣可以產生鈾輻射。他還證明了根本不發射磷光的四價鈾鹽和鈾鹽溶液都能發出鈾射線。

他在1896年5月18日的題為“金屬鈾發射的新輻射”的論文中說:“我研究過的所有鈾鹽,不管是磷光的或者是與磷光無關的,晶體的、熔化的或者是在溶液中的,已經得出可以比較的結果。

這使我想到了這一效應是由於在這些鹽中元素鈾的出現,這種金屬比起它的化合物有更強的效應。幾周前,用已經在我的實驗室放置很久的鈾粉末的實驗肯定了這一預言;其照相效果比起一種鈾鹽,特別是硫酸鈾醯鉀復鹽產生的影像顯著地增強了。”

他將相同大小和形狀的鈾金屬 和 硫 酸鈾醯鉀復鹽依次放在驗電器附近的相同位置,當金箔初始張角同為10°時,用金屬鈾時金箔的趨近速度為78.75(單位為角秒/秒鐘),而用硫酸鈾醯鉀復鹽時為21.53,兩者之比為3.65,可見金屬鈾比鈾鹽發射的不可見輻射強度要高。

他還進一步說明鈾化合物發出的不可見輻射強度與鈾在該化合物中的重量成正比。

(3)對鈾輻射持續時間以及與溫度關係的研究。但是鈾及其化合物不可見輻射的持續性使貝克勒爾困惑不解,最初他發現不可見輻射持續幾天不會減弱。

他做成了帶有一塊硫酸鈾醯鉀復鹽且易於更換底版的裝置,可以隨時更換底版。利用這一裝置,他發現不 可見射線的強度先是連 續6天,然後是連續15天、2個月、8個月,最後是連續3年不減弱。最後這個數字是在1899年3月27日報導的。

他估計鈾化合物的放射性會隨溫度而改變。經過細心的實驗,貝克勒爾在1897年得到了從-20℃到100℃,1901年7月又在液態空氣溫度下,證明了射線強度與鈾化合物溫度無關。他用靜電計測量,“發現在液態空氣的溫度下,鈾輻射的強度穿透0.1mm厚的鋁片後,實際上保持與常溫下相同的強度,或者減少不超 過這個值的0.01,這個差異可以歸結於實驗誤差。”

(4)對鈾輻射線反射、折射、偏振的研究貝克勒爾1896年3月9日的報告中,指出了他發現的這種射線能夠發生反射和折射.他通過實驗研究了反射、折射和偏振情況:用一根玻璃管,在其一端蓋上一塊玻璃做成一個容器,要實驗的物質放在管中.然後,用石蠟將第二片蓋玻璃粘在管子的另一端。將管子立在2mm厚的鋁板上,下面放上用黑紙包著的底版。

鈾鹽裝在管子裡,底版上得到一片黑斑,外面包圍著一個較黑的圓環。圓環出現在管子的玻璃壁下面,環外顯示出白的環帶。

貝克勒爾將此視為玻璃和空氣界面不可見射線的全反射。他想到,如果這種射線能夠發生全反射,或許它們同樣會發生雙折射。

他發現正交的電氣石比平行的電氣石對他的射線有更的吸收。然而3年後,當他重複反射、折射和偏振的實驗時,發現“折射射線”是來自玻璃管壁的二次發射,它們的“偏振”完全是假像;他未能重複以前這些結果。

5月18日,貝克勒爾宣布,無論是純鈾金屬還是它的化合物,都是穿透性射線的發射源。他認定了新射線是從元素鈾中發射的,但未明確它是原子作用的結果。通常認為至此放射性發現已經完成。

這年11月他發表了“論鈾輻射的各種性質”,第一次引入了“鈾輻射”的概念,提出了鈾射線的名稱。

進一步的研究

由於X射線比鈾輻射線產生的醫學影像清晰得多,且拍攝所需時間短,因而19世紀末,很少有科學家認識到研究放射性的意義。

即使這一現象的發現者貝克勒爾,在發表了7篇論文後,似乎也已經做了全部工作,第二年只發表了兩篇,第三年一篇也沒有。

直到1898年居里夫婦開始研究鈾射線,測量輻射強度,新的放射性物質釙、釷和鐳相繼發現,居里夫人將這種現象命名為“放射性”,才引起了廣泛的重視。

不久盧瑟福從這種新射線中分離出α、β和γ射線,1902年盧瑟福和索迪將放射性解釋為元素的自發衰變。瑪麗·居里的工作,引起了貝克勒爾的關注,他重新回到了放射性研究中,也將居里夫婦帶到了自己熟悉的領域。他將居里夫婦的論文提交給科學院,而他們又為他提供了鐳樣品.“它的放射性是鈾的70000倍,用它可以進行用鈾不能做的實驗”。他發現在輻射中有一種成份可以被一片紙所吸收(即α射線),還有一種穿透性更強些的成分(即β射線)。這個時期他藉助已有的基礎和經驗,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比較重要的有3個方面。

β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

1899年秋,德國化學家蓋斯勒成功地觀察到使釙和鐳射線通過磁場時的偏轉。貝克勒爾在不知道他人實驗的情況下,用照相法進行了這一實驗。

他使黑紙包著的底版平行於磁場方向,水平地放在相距45mm的兩磁極之間,與兩磁極等間距。放射性材料放在底版上,電磁鐵勵磁後,經幾分鐘曝光後將底板顯影,可以看到放射源周圍有很強的影像,分布卻不均勻,在對著輻射源位置的旁邊出現了由於磁場作用使輻射產生偏轉的強影像,而且只偏向一邊。

1900年3月26日,貝克勒爾利用在電場和磁場中偏轉的方法,發現“鐳輻射在電場中發生了拋物線形的偏轉,看來是帶負電的粒子流。由靜電場和磁場偏轉的比較能夠確定,像J.J.湯姆孫的陰極射線一樣,是有一定速度的粒子.”

他測出β射線粒子荷質比約 為1.11×10  C/kg(現在的公認值為1.758820150×10  C/kg),速度約為1.6×108 m/s。1897年,J.J.湯姆孫已經測出了陰極射線電子的荷質比約為1×10  C/kg,速度平均值為3×10  m/s.顯然湯姆孫和貝克勒爾的數據都有較大的實驗誤差,但可以認為β射線與陰極射線的粒子荷質比是相同的,只是它的速度比陰極射線粒子要高得多。

發現“誘導放射性”

1900年克魯科斯成功地用簡單的化學操作,獲得了用照相法探測無放射性的鈾,而全部的放射性集中在了一小部分沉澱上。

同一年貝克勒爾將氯化鋇加入鈾鹽溶液中,出現帶有強烈放射性的硫酸鋇沉澱;與此同時,從濾出液中提取出的鈾鹽放射性變得很弱。經過18次的連續操作,他獲得了放射性很低的鈾鹽。他將這种放射性的“轉移”稱為“誘導放射性”.他用靜電計和薄玻璃片覆蓋著的底版測量了放射性。貝克勒爾注意到“對照相法的作用看來比對靜電計的作用減小得快得多。”

貝克勒爾將他得到的鈾鹽和鋇鹽沉澱分別放置,過了一年半又重新檢驗,既用靜電計,也用通過一窄條薄玻璃使底版進行感光的方法,發現以前放射性很強的鋇沉澱已經完全失去了它的放射性,以前放射性很弱的鈾鹽完全恢復了通常鈾固有的放射性。

貝克勒爾發現的這一奇怪的事實,進一步激發了人們對放射性衰變規律的研究和探索。

發現放射性對人體的傷害

在X射線發現後一年內,人們觀察到了它對皮膚的傷害作用。也許是因為直到1900年絕大多數放射源的放射性很低,還沒有觀察到“鈾射線”的這種效應。1901年,貝克勒爾用自己的身體作了實驗.4月3~4日他在馬甲口袋中,裝入密封在小玻璃瓶中的幾分克氯化鐳樣品,隨身攜帶了6個小時。10天后他觀察到那片皮 膚上出現紅斑,後來出現了脫皮和潰爛。他又用5mm厚的鉛管裝上鐳樣品,帶了幾個小時後沒有觀察到什麼反應;而攜帶40個小時,就出現了色素沉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