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選單

象形選單

有網友在選單的中文字型上加了貼切的象形圖案製成了象形選單,讓不會中文的外國人也可以輕鬆點菜。

簡介

象形選單 2011年2月,一份堪稱完美的“選單”在網路世界橫空出世,其想像力、創造力和繪畫能力,無不令人嘆服。

象形選單 象形選單

說是選單,或許“代碼”來形容更為適合。在已被傳諸於世的一小部分選單中,可以看到作者對“雞鴨魚”、“蔥姜蒜”、“筍藕茄”等中餐中經常出現的基本要素,逐個進行了“象形重建”。例如羊,最上面兩筆化作了一對可愛的羊角;“蝦”字右邊的“下”,則被代之以一隻貨真價實的大蝦以此類推……甚至連各種水果也可以信手“譯”來,只要將各種果品原形嵌入字型中,即可一目了然。這就是網友創造的象形選單。

創意

說起來似乎很簡單,可如果沒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又怎能想到原來老祖宗創造的“象形”字放到今日,可以這樣玩?當然,作者的畫工也足可佩,不說一隻妙筆似能畫盡天下食材,就算諸如“羊牛”或“雞鴨”之類體態相似的動物,也能在細節中巧加區分。 但是繁雜多序的八大菜系難以表現,又如何表達相同食材不同做法的佳肴。而且這樣的“文字”可能太占用空間,我們不能把選單變成竹簡。“小二,來個佛跳牆!”又如何表達?

熱傳

這份“選單”橫空出世後,在微博上被瘋狂轉載,所到處折服冬粉無數。據說,有不少老外也對此發表了意在感謝的言論,恨不得大小中餐館從此家家一份,前去消費時方能點得從容,吃得happy。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