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類菌原體叢枝病

豇豆類菌原體叢枝病

中文名: 豇豆類菌原體叢枝病 。病原中文名: 類菌原體 。

基本信息

記錄號:ed00175

中文名:豇豆類菌原體叢枝病

病原中文名:類菌原體

病原拉丁學名:Mycoplasma—LikeOrganism.簡寫MLO

病害類型:病毒   

主要危害作物:研究中

主要為害部位:全株

為害症狀

類菌原體引致的豇豆叢枝病,病株矮化,葉變小,淡黃色,花變綠色葉片狀,腋芽和不定芽大量抽出,病株成草叢狀,不能結實。別於由病毒引起的叢枝病。後者病株雖也矮縮,老葉較健株濃綠,葉面皺縮,新生葉片變小、褪綠、黃化,腋芽簇生,但不成叢枝狀;花也不變綠色或葉片狀,早期染病的不結莢,後期染病的雖能結莢,但莢短且捲曲,尾尖細呈鼠尾狀。

病原形態特徵

把症狀明顯的幼葉的葉脈切成1立方毫米大小,用3%戊二醛固定、過夜,經0.1MpH7.2的磷酸緩衝液沖洗數次後,用1%的鋨酸固定4小時,用磷酸緩衝液沖洗數次後,用乙醇系列脫水,環氧丙烷脫水,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經1%檸檬酸鉛一醋酸鈾染色後,用EM400電鏡觀察:在病株韌皮部篩管細胞和伴胞內發現了數量大、多型的MLO,直徑90~480納米,單位膜厚度13納米。

其他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還在研究中。

防治方法:參考番茄巨芽病和叢枝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