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褐斑病

豇豆褐斑病

豇豆褐斑病又稱褐緣白斑病,主要為害葉片。葉片正、背面產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斑,邊緣赤褐色,直徑1~10毫米不等,後期病斑中部變為灰白色至灰褐色,葉背病斑顏色稍深,邊緣仍為赤褐色。高濕時葉背面病斑產生灰黑色霉狀物。

為害症狀

豇豆褐斑病 豇豆褐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葉斑圓形或近圓形至不正形,斑形較細,直徑1~10毫米,葉斑明顯,邊緣赤褐色,略凸,中間褐色,後褪為灰褐色至灰白色,故稱褐緣白斑病。濕度大時斑背面現暗灰色至灰黑色霉狀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但較豇豆煤霉病的量少且稀,別於煤霉病和斑枯病。

病原形態

Mycosphaerella cruenta(Sacc.)Lath.稱豆煤污球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座生在葉兩面,初在基物內,後外露,球形,黑色,大小52~70×63~87微米;子囊束生,圓形或棍棒形,大小35~52×7~11微米;子囊孢子上方的略大,雙細胞無色,大小11~19.2×3.5微米。無性態為Pseudocercospora cruenta(Sacc)Deighton稱菜豆假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叢生,直立,具隔膜,褐色,大小10~75×3~6微米;分生孢子鞭狀,淺褐色,具3~15個隔膜,大小25~118×2~6微米。

傳播途徑

北方菜區病菌以子囊座隨病殘組織在地表越冬,翌年,產生子囊孢子進行傳播;在南方病菌以分生孢子借氣流和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田間由於寄主終年存在,病害周而復始不斷發生,無明顯越冬或越夏期。該菌喜溫暖潮濕條件,氣溫20~25℃、相對濕度高於85%、土壤濕度大易發病,高溫多雨、栽植過密、通風不良、偏施氮肥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

與非豆類蔬菜實行2年輪作,合理密植,增施鉀肥,清潔田園。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 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1000倍液加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1000倍液,或50%複方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 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每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棚室栽培時可選用煙劑l號, 每667平方米350克,熏煙1夜,次日早晨放風,隔10天左右1次,連熏2次。

發病規律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產生子囊孢子 ,藉助風、雨傳播。該病為高溫、高濕病害,高溫多雨天氣,溫度20~25℃,相對濕度高於85%時易發病。種植過密,通風不良,土壤含水量高,偏施氮肥的地塊發病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