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上海文廣主持人]

豆豆[上海文廣主持人]

潘延,出生於江蘇南京,上海文廣主持人。

基本信息

人物感想

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

不是每個角色都能讓自己喜歡也讓別人快樂,

每當看見身邊孩子們的純真臉龐,

就會想到自己那些曾經擁有和正在擁有的幸福時光。

基本資料

原名:潘延

暱稱:豆豆姐姐

生日:4月12日

星座:牡羊座

出生地:江蘇南京

籍貫:陝西延安

身高:156厘米

血型:AB型

愛好:攝影、旅遊

學歷:浙江傳媒學院畢業

最喜愛的季節:夏天

最喜歡的顏色:黑色、白色

現任: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主持人

圈中好友:小荷姐姐,眼鏡哥哥,黃浩,陳蓉,曹可凡,陳辰,程雷,朱楨等

演出經歷

積極嘗試“采、編、播”合一的主持方式直接參與節目製作的全過程。她先後主持低幼節目《開心娃娃》、小學生節目《牛牛兒童音樂世界》、中學生節目《12345》、《天天向上》、英語遊戲節目《AREYOUREADY》等欄目。1996年加盟《智力大衝浪》節目的小品表演,不僅贏得了老少觀眾的喜愛,更得到專家與同行的肯定。 曾經主持的節目:

《青少年才藝電視大賽》

《智力大衝浪》

《動漫航線》

《APEC通用英語100句》

英語遊戲節目《芝麻英語大家玩》

化裝表演節目《開心百變》

中學生數學遊戲節目《12345》

音樂節目《牛牛兒童音樂世界》

中學生遊戲節目《天天向上》

《開心娃娃》

《紅茶坊》

《兒童音樂世界》

《邊走邊聽》

“2000上海國際少年兒童文化藝術節 ”開幕式晚會

2003年、2002年、2001年、2000年“藍天下的至愛”上海孤殘兒童聯歡會

1998年——2003年,歷年上海春節聯歡晚會、中秋晚會等

2003年4月在滑稽劇《獨養囡囡》飾阿蘭

2002年4月在大型悲喜劇《啼笑因緣》飾俠女關秀姑

獲獎情況

2002年5月 榮獲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1年9月 榮獲“全國百優節目主持人”稱號

2001年7月 論文《談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表演》

榮獲全國理論創新學術成果“一等獎”

2001年12月 被上海市兒童少年活動基金會授予“愛心大使”

2000年 榮獲共青團上海市委授予的“新長征突擊手標兵”稱號

1999年 榮獲上海市“先進女職工標兵”稱號

2000年 榮獲上海電視台“十佳電視人”稱號

1999年 榮獲上海電視台“十佳電視人”稱號

1996年 榮獲上海電視台“優秀節目主持人”一等獎

人物故事

潘延,不是專業的歌手,卻擅長唱歌;她也不是專業的演員,卻演什麼像什麼;身為上海東方電視台少兒頻道的著名兒童主持人,卻也在其他頻道節目中頻頻亮相;在主持人圈子裡,她有兩個名副其實的外號——“開心果”和“百變女郎”。

螢屏此“豆”最相思

上海東方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潘延(以下稱豆豆),在近年的電視螢屏上,也許是出鏡率最高的節目主持人之一。在低幼節目《開心娃娃》中豆豆是和藹可親的大姐姐;小學生節目《牛牛兒童音樂世界》中豆豆是能歌善舞、充滿活力的歌者;中學生節目《12345》中的豆豆又是幽默睿智、儼然一位數學迷的架式;英語遊戲節目《Are You Ready 芝麻英語大家玩》中的豆豆居然用英語帶領大家玩遊戲……

豆豆除了在少兒節目的本職工作崗位上努力調整自己在以上多個不同欄目中的不同主持風格之外,還努力開發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九七年豆豆加盟《智力大衝浪》節目的小品表演,幾年來塑造的角色更是無所不包:正如包公、邪如妲己、美如昭君、醜如媒婆、弱如英台、蠻如地痞……豆豆從幼兒節目到學生節目到成人節目,從春節晚會到中秋晚會,從主持到主演,可謂“百變花旦”,不僅贏得老少觀眾的喜愛,更得到專家與同行的肯定。

有人將豆豆在綜藝節目中的小品表演冠以一大堆的主義: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

有人戲稱豆豆是“千面小魔女”,演什麼象什麼……

豆豆卻說自己是一隻“烏鴉”:沒有絢麗的外表,只有每天辛勤的勞作、奮力的飛翔,才會有所收穫。

豆豆在螢屏上的出色表現引來各方評論,豆豆這隻“烏鴉”常常將“挑剔”她的至愛親朋、觀眾朋友比喻為“麻雀”;因為他們總是善意的在她耳邊嘰嘰喳喳個沒完、對她評頭論足……

“烏鴉”與“麻雀”

麻雀之一 父母眼中的豆豆(父親母親均是話劇導演)

豆豆這孩子模仿能力特彆強,這也許與她從小泡在話劇排練場耳濡目染有關。她的節目我們儘量每期都不錯過,說實話,真替她捏把汗。因為她大學裡讀的專業是正統而且嚴肅的新聞播音,這與她現在進行的誇張的小品表演創作相去甚遠。不過,豆豆的刻苦與勤奮一直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從工作至今她堅持每天與我們長途電話聯繫:談表演分寸的把握、談她工作中的收穫與經驗積累……她打趣說自己每月的工資大多交了長途電話費。女兒對於工作的鑽勁兒我們作父母的義無反顧地支持她!

麻雀之二 弟弟眼中的姐姐(潘安子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我姐是一個熱愛生活、擅於觀察生活的人。小時候,她總會將生活中的人和事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讓我佩服不已。姐姐在我眼裡是個表演天才,但是,在紛繁的螢屏中脫穎而出,贏得廣大客群的一致好評,僅僅依靠天賦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是學導演的,我姐經常從我這裡搜羅許多導表演方面的資料,她對我說:這是給自己加“料”,既是“飼料”也是“肥料”。我姐就是這么搞笑,但她是我的榜樣,我為她驕傲!

麻雀之三 同事眼中的豆豆(徐向東 東視文藝頻道製片人)

作為小品演員,豆豆的狀態一直很好,把握人物也非常準確;作為主持,豆豆一直給小朋友端正活潑的大姐姐形象,使孩子們覺得她非常的親切,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作為專業主持、業餘演員,豆豆確實非常難得,能將小品人物的演繹風格和少兒節目的主持風格隔離開來,這本身說明豆豆是一位非常到位的主持人和演員。我一直對豆豆說,你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藝術前途,因為你可以做到八十歲!

麻雀之四 編導眼中的豆豆(曲清 《今天誰會贏》製片人)

豆豆的敬業精神一直以來感染著我們組裡的每一位同志。精彩的小品播出時只有短短几分鐘,但是我們幕後的辛苦遠遠不止這些,豆豆又往往是戲份最重的,大冬天演“貴妃沐浴”、酷日當頭還得披著厚棉襖趕馬車……對於這些我們從沒聽豆豆哼過一聲,有過半句怨言。其實,許多觀眾就是衝著豆豆才看《智力大衝浪》的,他們總是笑著說:“的咯豆豆哪能嘎好白相……”豆豆在幕後付出的汗水,只有與她並肩工作過的人才會知道。

麻雀之五 製片人眼中的豆豆(梁定東 都市情景喜劇《紅茶坊》製片人)

豆豆大概是明日上海電視節目主持人中最具收視殺傷力者之一,因此我們都市情景喜劇《紅茶坊》讓豆豆坐鎮其間。豆豆的不俊不醜、豆豆的似正非邪、豆豆的大俗大雅以及豆豆的大智大愚,使她在性格、角色、扮相乃至性別上都保持著一種光滑的模糊感。《紅茶坊》的拍攝非常艱苦,豆豆這個大忙人又身兼好幾個節目,但是,為了塑造“青春豆”這個外來打工妹,豆豆甚至利用一切空隙與生活中的打工妹們交流、工作,力求角色的真實,這也是“青春豆”的形象能夠打動觀眾的原因。

麻雀之六 觀眾眼中的豆豆(袁魯矛 郵電局職工)

在上海所有的喜劇演員中,豆豆給我的印象最深。她有童真、有智慧,幾乎是演什麼象什麼。我覺得她應該把所演的角色固定下來,乾脆就叫“豆豆”。什麼節目只要有豆豆出場,我們全家就特別開心,豆豆簡直就是一顆“開心豆”。

麻雀之七 觀眾眼的豆豆(單某 媒體工作人員)

一個主持人,以如此率真的方式表露自己,讓大家捧腹、讓大家開心,豆豆是對現有電視節目主持人格局的一種突破,她和她的小品確實賦予主持人更廣闊的表演空間。豆豆的小品不同於“滑稽王小毛”、不同於“老娘舅”、更不同於北方的相聲小品,豆豆的小品及其表演非常的都市化、現代化、卡通化,浸潤著更多文化的意味。

麻雀之八 記者眼中的豆豆(摘自1999年2月22日《新民晚報》)

豆豆是眾多電視節目主持人中一顆閃亮的星星。她能逗得人開懷大小,但一點也不庸俗。有些看似誇張的表演到了豆豆身上也覺得合一定的情理。這與豆豆的文化素養和學識積累有關。

烏鴉之——豆豆

掐指算來,主持少兒節目與“祖國的花朵”朝夕相處已經九年了。每當聽到他們稚嫩無邪的童音,讀著他們純真親切的來信,常使我領悟追逐人生真正目標的真諦,常常將我帶回兒時的無憂無慮和對一切善意的嚮往,也常使我泫然地落下淚來。走進上海電視台的這三千多個日日夜夜,我始終被這濾過的透明純淨的孩童世界密密圍裹著。沒有了他們,就沒有今天成功的“豆豆姐姐”。如果真的可以,我願作他們一世的豆豆姐姐。至於演小品,我慶倖幸運之神的垂青,能夠和喜歡的人一起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並且努力做好它,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對於我又豈止是喜歡呢?這裡有我深愛的朋友、深愛的事業和那么多深愛我並讓我深愛的孩子們。

螢屏背後的豆豆

在螢屏內外一片叫好的背後,豆豆所付出的辛勤與辛苦卻是大家不知道更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與豆豆合作的人都會經歷過:和她預約拍攝日程,在豆豆的工作日記本上,計畫往往是排到三個月以後的,而且從來不分休息日。經常一天要趕幾個場子:上午演東北大媽、下午是豆豆姐姐、晚上為某個欄目錄歌、午夜還要當一回古代君主。

“豆豆姐姐”的稱呼深入人心,豆豆的小品表演更是博得眾彩。殊不知這些幽默詼諧的表演後面就是辛勤的汗水。自從出演小品之後,豆豆工作之餘的所有時間幾乎全都用來“充電”:熟悉各類傳統戲曲的唱腔、身段;學習國內外表演藝術家們的角色創作;廣讀、苦讀各類小說和劇作;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特別注意觀察身邊的各種人物,以便在自己的表演中加以塑造。有人說豆豆的小品“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難怪為大家津津樂道。許多觀眾坦言:就是衝著豆豆的小品去看《智力大衝浪》的。

豆豆並沒有滿足於眼前的掌聲和走紅,她覺得作為一個電視人,應該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直接參與節目製作的全過程,積極嘗試“采、編、播”合一,為豐富電視螢屏、為呈現給觀眾更多精彩節目,努力貢獻自己更大的力量。

豆豆的自言自語

我想,每一個人在年少的時候有背起行囊浪跡天涯的豪情與夢想。今天的我真的遠離故鄉,帶著無限感慨與勇氣,走進上海電視台。我還年輕,總覺得應該趁著年輕再做點什麼,好讓平淡如水的生活能多一點激動與喝彩,好讓如梭的歲月寂然無聲地疾馳之後,能有些什麼值得沉澱與回憶。在上海我原本沒有家,電視台就是我的家,電視人就是我的家人,他們在培養我成為稱職的節目主持人和優秀的小品演員的時候,花費了許多心血,卻沒有用這些心血來給我以壓力。

我愛電視,我愛電視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