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滿江

豆滿江

ula,“圖們江”的漢語意思是:萬江之源,“圖們”是滿語“一萬”的意思。 天池是中朝兩國的界湖,也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 五十多年過去了,古老的圖們江終於睡醒了。

圖們江,名稱來源:滿語tumen ula,“圖們江”的漢語意思是:萬江之源,“圖們”是滿語“一萬”的意思。
土門江即豆滿江音訛而然土門江即豆滿江音訛而然
韓語作Tuman-Gang,皆來自於滿語(tumen)和漢語(gang)。
朝鮮稱“豆滿江”。
土門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統一,有“統們、馳滿、土門、豆滿”之稱,皆一聲之轉,都是指圖們江。
圖們江位於吉林省東南邊境,是中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界河,也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一條大河。金、元稱愛也窟河,其下游段稱統門河,明稱啊也苦河,其下游段稱徒門河,清朝時按滿語讀音譯作“土門江”。“土門”其實並非漢語,也不是朝鮮語,“土門”滿語原稱滿語原稱“tumen sekiyen”“土門色禽”,土門意為“萬”,色禽意思是“河源,亦即萬水之源。可是,後來日本借“土門”這兩個漢字詞挑起朝鮮和清朝之間的領土爭端,指清朝非法侵占朝鮮的土地。事件間接引致朝鮮獨立,並使日本有機會進一步侵占朝鮮的利益。與此同時,中國方面改用與原來讀音相近,但沒有意義的“圖們”來作為這條河流的譯名;而朝鮮半島方面則使用“豆滿江”這個名稱.。戰後,韓國繼承日本的衣缽,居然把土門江說成松花江支流。
朝鮮李朝《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五鹹鏡道慶源都護府豆滿江:“女真語謂萬為豆滿,以眾水至此合流,故名”。長白山:“女真語謂善顏阿林,以白色的山峰,故名,胡人奉之為神山。”
圖們江發源於長白山脈主峰白頭山東麓。長白山是古華夏大陸的一部分。大約在六億年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從元古代到中生代,地球經歷了一系列造山運動,海水終於從這片幾經滄桑的古陸上退走,隨之,長白山地區的地殼發生斷裂並升高。地下奔涌的玄武岩漿液,沿著地殼裂縫大量噴出地面,火山噴發自然形成了天池。天池是中朝兩國的界湖,也是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天池水面高度為2189米,天池呈橢圓形,形如蓮葉初露水面。天池湖面面積9.2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194米,最深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天池東北端有一地勢低下之處,是池水流出的唯一缺口,寬約二三十米,形成一條天然水道,流到1250米時,便轟然跌下68米高的斷崕,形成雷霆萬鈞、虹霓霞霧的瀑布,這就是著名於世的長白瀑布。長白瀑布幾經輾轉流淌,形成了圖們江。
圖們江全長525公里,其中,中朝界河510公里,“土”字牌以下15公里為俄朝界河段。中國一側流域面積22632平方公里,河道總落差1290米,平均坡降1.2‰。
據《中國歷史地圖集》記載:圖們江在宋、遼、金時期稱“愛也窟河”,明朝稱“啊也苦河”,涼水鎮以下叫“徒們河”,清朝時期流經琿春部分叫“土門江”。
圖們江自涼水慶榮進入琿春境內,至防川“土”字牌出境,琿春境內長度163.7公里,流經密江、英安、三家子、板石、敬信等鄉鎮,市內流域面積5356平方公里,沿江左岸是沖積平原,人口稠密,土地肥沃,是琿春市的主要產糧區。
圖們江流入琿春市境內後,先後匯入的支流有北大河、石頭河、密江河、琿春河、大肚川河、圈河等。多年來,平均流量為150M3/秒至250 M3 /秒。圖們江歷史上最大洪水發生在1914年,圈河水文站洪峰流量為16800 M3 /秒。圖們江琿春境內河床地質為晚二疊紀花崗岩,密江、甩彎子、敬信等地有凝灰岩,河床為第四紀沉積。圖們江的水質已經受到嚴重污染,這與圖們江上游的朝鮮茂山鐵礦、中國開山屯化學纖維漿廠、石峴造紙廠以及中朝兩國沿江城鎮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有直接關係。
圖們江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界河,根據中朝兩國協定,在圖們江上修築任何工程,都需事前經過中朝兩國共同協商,達成協定後方可進行。1956年9月中朝兩國就修建琿春甩彎子村到西崴子村和朝鮮鹹鏡北道慶源郡訓戍里至承良里區間防洪工程問題達成協定,這是中朝簽定的第一個圖們江治水工程的協定。此後,中朝兩國簽定了數十個協定,共同治理圖們江。多年來,圖們江工程指揮部在我國境內先後修建了涼水堤防、密江護岸、英安堤防、三家子堤防、大肚川堤防、西架山堤防、回龍峰堤防、魯田堤防、朝陽堤防、敬信堤防、洋館坪路堤及護岸、防川堤防及護岸、土字牌護岸等一系列圖們江工程。圖們江工程指揮部為造福人民,保護國土,而竭盡全力。
圖們江的航運歷史比較早。據史料記載,1858年(清鹹豐8年)中國帆船從琿春碼頭(今西崴子河口處)出發,順圖們江進日本海,達海參崴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致使圖們江下游地區幾十萬平方公里的臨海土地,被記到了沙皇俄國的名下。1860年((清鹹豐1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老毛子經常阻攔中國帆船出海。此後一個時期,中國帆船只能與朝鮮的下汝坪(回龍峰對岸)碼頭通航。1886年(光緒2年)吉林邊務督辦吳大徵來琿春,同俄東海濱巡視巴拉偌夫據理力爭進行邊界談判,通過談判爭回黑頂子等大片被俄國侵占的土地,也爭回了中國船隻經圖們江的出海權。但是,臨海的大片土地還是在沙皇俄國的名下。圖們江的出海還在繼續,琿春境內每年有一千多帆船,通過圖們江航線,與朝鮮清津港和在俄國海參崴港進行貿易往來。據《滿洲年鑑》記載:1927年圖們江上航運的中國籍帆船有1432隻,年貨運量達24206噸,朝鮮籍帆船37隻,年貨運量達593噸。琿春船隻在圖們江上出海的歷史,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1938年,蘇日爆發“張鼓峰事件”後,日本人封鎖了圖們江,圖們江航運被迫中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歷史是一個永恆流動的過程,歷史長河如同圖們江川流不息、浩浩蕩蕩。
五十多年過去了,古老的圖們江終於睡醒了。
1990年和1991年,我國政府兩次組織有關部門對圖們江進行實地考察。
圖們江開放開發是我國對外開放格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護我國在日本海的政治經濟權益,促進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和和平穩定,爭取我國在東北亞的領先地位,鞏固我國東北亞邊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92年地處圖們江下游的琿春市被國務院批准為進一步開放城市。從此,圖們江的開放開發在時代的大潮攜帶下加速進行了。
聯合國專門成立了圖們江地區項目管理會和圖們江秘書處。1994年3月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圖們江地區開發戰略研討會”,會議形成了圖們江地區經濟開發戰略與實施計畫(草案)。
江澤民主席於1995年6月第二次來延邊視察時,寫下“開發琿春,開發圖們江,發展與東北亞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的題詞。全國人大將推進圖們江地區開發開放寫進《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之中。
在中國大陸,當新世紀的第一縷陽光最先在圖們江畔的明珠—琿春的森林山上掠過之際,圖們江上已開通了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日本新瀉及日本伊予三島、琿春—扎魯比諾—韓國束草及HU山等客貨聯運航線。
黃金通道——圖們江終於翻開了最燦爛輝煌的一頁。
圖們江正在向全世界顯示其無窮的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