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社會中的群體訴訟

變遷社會中的群體訴訟

現代群體訴訟制度 集團訴訟目的 群體訴訟費用

圖書信息

作者:王福華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平裝: 37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08100756
條形碼: 978720810075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2.4 x 14.8 x 1.8 cm ; 481 g

內容簡介

《變遷社會中的群體訴訟》由王福華編著。
《變遷社會中的群體訴訟》系將群體訴訟納入社會變遷背景之下進行系統研究的專著,融入了世界主要立法例,尤其是英美普通法系國家群體訴訟制度的最新立法和司法實踐的經驗,整合了國內外法學界有關群體訴訟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分別從集團訴訟的目的、優越性衡量、代表人資格、集團的形成、集團訴訟費用機制以及集團訴訟判決的執行等具體問題入手,系統描述和解釋了群體訴訟制度的規範、實踐和制度環境,對我國群體訴訟制度的構建及運行有重要的借鑑價值。

編輯推薦

王福華編著的《變遷社會中的群體訴訟》以學生譜係為主要線索,與美國、歐洲、港台以及內地的相關法學研究成果互相參照、取長補短。結合本國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的大量素材,進一步推動了對群體訴訟的深入探討。考察了作為個人撬動制度改革支點的群體訴訟在中國所面臨的困境,從案例管理能力、法官考評機制和迴避責任動機、維穩的政策考量、現行民訴法的代表人訴訟條款的缺陷等不同側面剖析了制度陷於空轉的原因。

作者簡介

王福華,法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訴訟法學科負責人,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曾擔任法官3年,1995年至今從事民事訴訟法學教學研究工作,2008年以來的代表性成果集中於群體訴訟與調解制度。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個人專著3部,譯有《全球調解趨勢》(第二版),並承擔國家社科、法務部及其他省部級項目多項。

目錄

個人撬動制度改革的支點(代序)
第一章 變遷社會中的現代型糾紛
第一節 社會轉型與新型糾紛
第二節 現代型訴訟
第三節 尋求理論支點
第二章 現代群體訴訟制度
第一節 團體訴訟
第二節 選定代表人制度
第三節 集團訴訟
第四節 各群體訴訟形式間的差別
第三章 歐洲的新經驗
第一節 發展概述
第二節 歐洲特色
第三節 各國制度創新
第四章 中國式困境
第一節 立法演進
第二節 法院方面的障礙
第三節 群體權利保護
第四節 總結
第五章 集團訴訟目的
第一節 權利救濟
第二節 程式保障與行為矯正
第三節 個人自治
第四節 我們的目的
第六章 優越性衡量
第一節 訴訟經濟原則
第二節 程式保障原則
第三節 替代方法優先原則
第四節 程式可管理原則
第五節 簡單的結論
第七章 代表人資格
第一節 排除利益衝突
第二節 代表的充分性
第三節 代表的典型性
第四節 借鑑意義
第八章 塑造集團
第一節 集團成員認定機制
第二節 認定集團的方法
第三節 程式選擇權
第四節 確定集團的標準
第五節 立法比較
第九章 群體訴訟費用
第一節 費用機制與程式動力
第二節 費用負擔的訴訟控制
第三節 費用的裁判性轉移
第四節 我們的費用問題
第十章 群體成員權利保障
第一節 美國經驗
第二節 美國問題
第三節 保護措施
第四節 借鑑意義
第十一章 如何向集團賠償
第一節 確定賠償額的方法
第二節 整體性估算
第三節 整體性分配
第四節 借鑑的可能性
第十二章 社會轉型中的兩類群體訴訟
第一節 環境群體訴訟
第二節 消費群體訴訟
第三節 總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