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翠榴石

變色翠榴石

變色翠榴石是鈣鐵榴石的一個變種,它與鈣鐵榴石的另一變種“翠榴石”的物理性質一樣,在日光燈下也是綠色,但變色石榴石還具有變色效應,白光下為黃綠色,黃光下為橙粉色。

物理性質

變色翠榴石是鈣鐵榴石的一個變種,它與鈣鐵榴石的另一變種“翠榴石”的物理性質一樣,在日光燈下也是綠色,而且還具有變色效應,所以命名為“變色翠榴石”。這種寶石在地球上儲量非常稀少,在此之前,查閱了大量寶石方面的書籍,其中包括譯自美國寶石學院的《寶石學》和幾十本國內外發行的最新的寶石方面的書籍均未見有對這種寶石的記錄或描述。所以基本可以認定,在中國的黃河中游發現的此種寶石礦床是至今為止,地球上發現的唯一的變色翠榴石礦床。經過對這一礦點的細緻開採,僅得原料約一百公斤,估計可磨製成戒面5萬至10萬克拉(ct),可見其稀少程度。
變色翠榴石的折射率非常高,可達1.89,這與高型鋯石的折射率相仿,而它極高的色散可達0.057這比鑽石的色散0.044還高出許多,同時比所有的常見寶石的色散都高許多。只有極個別的稀有寶石的色散值能與之比美,如“榍石”。因此,當按照正確的角度將其磨製成刻面戒面時,它的火彩異常強烈而靈活。由於其本身的顏色較淺,以至於其因色散而折射出的顏色,經常將其本身顏色遮蓋住,再加之於本身又具有的變色效應,因而,在觀看時經常令人目眩神迷,給人絢麗多姿,五彩繽玢的感覺。
“變色翠榴石”與以往發現的“變色石榴石”是不同的寶石。從化學成份上說,變色翠榴石是鈣鐵榴石,而變色石榴石是鎂鋁榴石與錳鋁榴石的過渡品種。顏色也不一樣,變色翠榴石的顏色區間是紅-黃-綠色,而變色石榴石的顏色區間是藍綠-藍-紫紅。另外,變色石榴石的折射率低得多,僅1.765,而色散值,變色翠榴石更比變色石榴石高。

甄別方法

(1)第一次見到,而並不知道底細的人多有將其認為彩色歐泊的,尤其是在晴天的陽光下或多種光源下。當然它不是歐泊,而它的硬度是6.5-7,比歐泊5.5的硬度硬的多,也不會因長期乾燥脫水而破裂,二者的磨工也不一樣,歐泊是弧形素麵,而它是刻面。
(2)記得有一次,我將一粒變色翠榴石樣品拿到一家大珠寶店請行家鑑別,他們竟拿出熱導電儀測其是真鑽還是仿鑽,可見其外觀與彩鑽相似,當然它沒有彩鑽那樣高的硬度,而它的高色散和變色效應也並非彩鑽可企及。
(3)變色翠榴石與亞歷山大石比較相似。若非極優質的亞歷山大石,其變色效應與之相仿。但是亞歷山大石的折射率是1.75而色散僅0.018。這樣低的折射率和色散、無論如何也無法具有變色翠榴石的折射率形成的亮度和高色散形成的五彩繽紛的火彩。
(4)變色翠榴石與以往產於烏拉爾山脈的翠榴石在分子結構上完全一樣,區別在於變色翠榴石具有較強的變色效應,而翠榴石的顏色為黃至綠色,但不具有變色效應。當然,優質翠榴石是略帶黃味的綠色,這種顏色與變色翠榴石在日光燈下顯示的較淺的綠色略有區別,但也有很多翠榴石是這種較淺的綠色,甚至黃色。
(5)變色翠榴石與鋯石的區別在於,物理性質穩定不變、沒有放射性、色散比鋯石高得多,折射率相仿,而且變色翠榴石具有較強的變色效應,而鋯石沒有變色效應。由於這些特點決定了鋯石的價值無法與之相提並論,而且,變色翠榴石產量非常稀少。
(6)變色翠榴石與沙弗萊(鉻釩鈣鋁榴石)在顏色上比較相近,在日光燈下都是綠色或黃綠色,但沙弗萊的顏色不會因光源不同而變化,而變色翠榴石卻可以隨著光源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顏色。如:從綠變為黃,變為紅橙等。
(7)最初請寶石加工廠切磨時,磨工將其認為是橄欖石,後來弄明白後他們說“橄欖石似的石榴石,真有意思”可見在特定光源下其顏色與橄欖石相似,但磨好後,磨工們說:“這種寶石比橄欖石漂亮多了”。

寶石價值

變色翠榴石在各種燈光下的色彩 變色翠榴石在各種燈光下的色彩

與變色翠榴石相類比,外觀特徵相近的寶石有歐泊、亞歷山大石、變色石榴石、翠榴石、沙弗萊(鉻釩鈣鋁榴石)、彩鑽、鋯石和橄欖石。經過反覆對比,認定變色翠榴石與亞歷山大石、翠榴石、隨我來寶石和彩鑽在各方面有更多的共性。在此基礎上考慮到變色翠榴石還有最為稀少的特點。所以,最終認為,變色翠榴石的價格應確定在亞歷山大石、沙弗萊

寶石,翠榴石和彩鑽這幾種寶石的價格範圍內。 
總之,變色翠榴石應屬於中高檔寶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