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棕鞭藻

變形棕鞭藻為棕鞭藻科、棕鞭藻屬,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原生動物。分布區域為北京市房山區拒馬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變形棕鞭藻

拉文名稱: Ochrominas mutabilis Klebs

分布類別: 淡水

保護級別:未列入
瀕危等級:無危
可信度:3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水生

分布

貴州,雲南,江西,福建

識別特徵

細胞形態可變,尤其是基部變形更明顯,常為橢圓形、卵形或球形,前端鈍圓略凹入,尾部可伸長或縮短,長15~30微米,寬8~22微米。主鞭毛為身長的1.5~2倍,副鞭毛為身長的1/4。眼點點狀。伸縮泡2個,色素體2個,片狀,周生,位於細胞兩側。

保護及保存現狀

自然野生

主要用途和價值

環保與生態用途

開發利用現狀

野生未開發利用

保護建議

不詳

原生動物(一)

原生動物是無細胞壁不具備光合色素的異養真核微小動物。最小的只有2~3微米,一般多在10~200微米,除海洋有孔蟲個別種類可達10厘米外,最大的約2毫米。原生動物生活領域十分廣闊,可生活于海水及淡水內,底棲或浮游,但也有不少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在其它動物體內。原生動物一般以有性和無性兩種世代相互交替的方法進行生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