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

讀山海經

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死後其好友暗贈諡號靖節先生,潯陽人(一說宜豐人)。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考證陶為奚族人,但其證據略顯薄弱)。(《宋書》隱逸傳雲:“陶潛字淵明,或雲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也。”)因宅邊種植五棵柳樹所以號五柳先生(未得到證實),謚稱靖節居士,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的元勛重臣,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

原文

讀山海經讀山海經

陶淵明

精衛銜(xían)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乾戚(qī),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jù)可待。

故事譯文

直譯 精衛口含小小的木塊,將要填平深深的大海。 刑天失敗仍揮舞盾斧,剛毅的精神始終存在。 同樣是生靈不存餘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徒然胸懷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時刻怎可期待! 大意精衛銜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志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餘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么會到來呢?

賞析

陶淵明對東晉的滅亡十分惋惜,對恭帝被弒痛心疾首。他不僅引用歷史故事,抨擊劉裕代晉,而且利用古代神話傳說,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緒。

詩的前半部分,歌頌了精衛和刑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精衛是炎帝少女死後化為的精靈,雖然身小力薄,卻“常銜西山之木石 ,以堙於東海”。“微木”與“滄海”是一組多么強烈懸殊的對比,以微木填海何時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擔一石之移山。但詩人歌頌的是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與矢志靡它的決心,只要有這種精神與決心終有成功勝利的一天!“刑天舞乾戚”講的是刑天操斧執盾不甘失敗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斷首,仍然揮舞牌,剛毅的精神長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這個“固”字點明刑天的“猛志”本為其生來所固有而永不衰竭,無論失敗還是死亡終不能使其消減。詩人在“精衛”與刑天身上看到他們這種共有的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從而加以讚頌謳歌,就隱含著詩人自身也時時以這種精神自策自勵。

這首詩的後半部分詩人進一步讚揚這兩個英雄頑強的鬥志。儘管良機已失,徒懷雄心,但他們也不存憂慮,毫無悔意。通過精衛和刑天的行動,寄託了自己的悲憤。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前二句寫“精衛”與“刑天”如此剛毅的緣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變化而言。生與死不過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過是生的另一種形式而已。炎帝的女兒——女娃變成精衛,刑天變成乳目臍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無論銜微木填海,或舞乾戚向敵,都能無慮而不悔。詩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學觀點激勵自己無慮不悔的鬥爭意志。最後二句是詩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嘆精衛與刑天徒然存在著昔日猛志,但如願以償的時機豈能等到?實際上是詩人慨嘆理想的無法實現。前人認為此二句是詩人的自白之語。

由於家庭出身的影響,陶淵明和已死去的晉朝,感情上有割不斷的萬縷千絲。劉裕上台後誅殺異己的行為更使他不滿於劉宋政權。因此,不能正確認識劉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歷史上起的積極作用。這正是詩人的局限。但他反對劉裕代晉和憎惡時代黑暗、政治殘酷是緊緊相聯繫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批判劉宋政權,也是批判腐朽的東晉社會的繼續。

這首詩寫法曲折,意義較為隱晦,風格和情調與以上所選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詩人托物寄興、精練含蓄,說理議論自然妥帖的特點。

“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中的“乾”“戚”都是古代兵器,類似斧子。後來“戚”被借作表示心情悲傷的意思,可以寫作“戚”,也可以加個忄字旁,寫作“慽”,如李清照《聲聲慢》“淒悽慘慘慽慽”。

補充

讀《山海經》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其三

迢迢槐江嶺,是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氣難與儔。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瑤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來游。

其四

丹木生何許?乃在峚山陽。

黃花復朱實,食之壽命長。

白玉凝素液,瑾瑜發奇光。

豈伊君子寶,見重我軒黃。

其五

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

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

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

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其六

逍遙蕪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暘谷。

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

其七

粲粲三珠樹,寄生赤水陰。

亭亭凌風桂,八榦共成林。

靈鳳撫雲舞,神鸞調玉音。

雖非世上寶,爰得王母心。

其八

自古皆有沒,何人得靈長?

不死復不老,萬歲如平常。

赤泉給我飲,員丘足我糧。

方與三辰游,壽考豈渠央!

其九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

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其十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其十一

巨猾肆威暴,欽䲹違帝旨。

窫窳強能變,祖江遂獨死。

明明上天四,為惡不可履。

長枯固已劇,鵕鶚豈足恃!

其十二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三

岩岩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饑渴,當復何及哉!

《讀山海經》其一賞析

《讀山海經》是陶淵明隱居時所寫13首組詩的第一首。詩的前6句向人們描述:初夏之際,草木茂盛,鳥託身叢林而自有其樂,詩人寓居在綠樹環繞的草廬,也自尋其趣,耕作之餘悠閒地讀起書來。情調顯得是那樣的安雅清閒,自然平和,體現出世間萬物、包括詩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來描寫讀書處所的環境。詩人居住在幽深僻遠的村巷,與外界不相往來,即使是前來探訪的老朋友,也只好駕車掉轉而去。他獨自高興地酌酒而飲,採摘園中的蔬菜而食。沒有了人世間的喧鬧和干擾,是多么的自在與自得啊!初夏的陣陣和風伴著一場小雨從東而至,更使詩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與愜意。 詩的最後4句概述讀書活動,抒發讀書所感。詩人在如此清幽絕俗的草廬之中,一邊泛讀“周王傳”,一邊流覽《山海經圖》。“周王傳”即《穆天子傳》,記敘周穆王駕八駿游四海的神話故事;《山海經圖》是依據《山海經》中的傳說繪製的圖。從這裡的“泛覽”、“流觀”的讀書方式可以看出,陶淵明並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只是把讀書作為隱居的一種樂趣,一種精神寄託。所以詩人最後說,在低首抬頭讀書的頃刻之間,就能憑藉著兩本書縱覽宇宙的種種奧妙,這難道還不快樂嗎?難道還有比這更快樂的嗎?

其二原文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顏。

天地共俱生,不知幾何年。

靈化無窮已,館宇非一山。

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

其二賞析

陶淵明在這首詩中給我們展示了西王母所居天境:天地共生、秀出雲霞、神異變化、高雅不俗,表現出了其無限的嚮往之情。筆者以為,與其說這是陶淵明對“秀雅天境”的嚮往,毋寧說這是陶淵明“獨閒靈府”的折射。

“玉堂凌霞秀”,西王母居於玉堂之上,高凌雲霞。聯想到陶淵明崇尚“二疏”的“高嘯返舊居”(《詠二疏一首》)來:高者,高世也;嘯者,嘯傲也。“二疏”功成身退,高出世人,超乎世俗;“二疏”回歸故里,放歌長嘯,逍遙自在,這樣的人生令人艷羨,而高凌雲霞的天境不正是詩人的“獨閒靈府”的折射嗎?“形跡憑化往,靈府常獨閒。”(《戊申歲六月中遇火一首》)形跡任隨大化變遷,心靈卻保持閒靜而無世俗雜念。

“靈化無窮已”,神異變化無窮無盡。就似伴隨陶淵明終身複雜而矛盾的心境。最典型的就是那首描寫陶淵明內心世界裡的兩個矛盾的“我”:“一士長獨醉,一夫終年醒。” (《飲酒(有客常同止)》)一個“醉士”的我長久獨醉,一個“醒夫”的我終年清醒,始終伴隨並困擾著陶淵明,形影不離。

“天地共具生,不知幾何年。”“高酣發新謠,寧效俗中言?”這仿佛是在說陶淵明那與生俱來的厭“俗”秉性:“少無適俗願,性本哀丘山。”(《歸田園居(少無適俗願)》)。自少兒時期就無適應世俗踏入官場的願望,本性就熱愛自然界的丘林山水。“談諧無俗調,所說聖人篇。”(《答龐參軍一首並序》),交談融洽而無庸俗的論調,說的都是古聖賢哲的佳篇。

秀麗的玉堂高凌雲霞,西王母容顏怡然美艷。她與天地一起生存,不知生於何年終於何時。神異的變化無窮無盡,樓館庭宇非一山一處。高會酣飲唱出的新歌,豈是仿效世俗中的語言?

其九原文

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

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其九賞析

淵明在這首詩里,讚美夸父逐日的宏志,敬佩夸父功業身後的精神。“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的確,這首詩頗令人深思感嘆。

面對夸父的宏志與精神,當今忙於蠅頭利祿、蝸角功名以及急功近利者,難道不震撼,不羞愧?這些人可能很得志,卻少了夸父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這些人可能很富貴,卻少了夸父豪飲的胸懷氣魄。我們這個時代,不僅需要建功立業於當下的寵兒,更需要像夸父這樣留下精神財富、遠大理想、崇高氣質、正直品質、卓越發現、驚人創造的“功竟在身後”的奇人!

讀陶詩猶飲澄清的甘泉,有心明眼亮的感覺,無不感嘆其文章不群,寓意不凡!

夸父生出一宏大志向,竟然是要與太陽賽跑。他們同時到達虞淵的日落處,似乎沒能就此決出勝負。夸父既有如此奇才異能的神力,傾黃河渭水又怎能夠他喝呢?夸父遺留下的手杖變成了桃樹,功業最終成就於身後。

其十一原文

巨猾肆威暴,欽䲹違帝旨。

窫窳強能變,祖江遂獨死。

明明上天四,為惡不可履。

長枯固已劇,鵕鶚豈足恃!

其十一賞析

在《山海經》里,陶淵明真正感知到了“天監在下”(《詩·大雅·大明》)“明明上天”的存在,“明明上天監,為惡不可履。”明察秋毫的上天監視善惡於下,為惡必有報,誰也不可為惡放肆。

“天監在下”只存在於經書里,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中,而現實世界卻很無奈。淵明雖沒這么說,筆者卻有所感知。

貳負神之臣危放縱懾服強暴殺死了窫窳,欽駓神與鐘山神之子鼓違背皇帝的旨意殺死了祖江。窫窳甚能變死後化為龍首居於弱水中,祖江卻就這要死去。明察秋毫的上天監視善惡於下,誰也不可為惡放肆。臣危長久被桎梏固然已經過分嚴厲,欽駓與鼓被皇帝斬殺後變為鶚鵕難道值得仗恃?

其十二原文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時數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其十二賞析

《山海經·南山經》載:櫃山中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鷂鷹,卻長著像人手一樣的腳,它的聲音像痹一樣。這種鳥名叫鴸。它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自己發出“朱”的叫聲。哪裡出現這種鳥,哪裡就有很多文士被放逐。

《山海經·南山經》又載:青丘山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斑鳩,它的叫聲就像人呵斥似的,這種鳥名叫灌灌。人若佩戴它的羽毛,可以避邪防妖。

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以上文字時,想到了屈原和楚懷王。“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他說,青丘奇鳥原本就是為迷惑者而生,不須用來曉喻明達的君子啊(或:為什麼就不讓楚懷王明月入懷、明目達聰啊)!這實質是淵明在哀嘆懷王但見櫃山鴸鳥、不見青丘奇鳥的迷惑糊塗。淵明認為,歷史上文士多厄運,這與君王迷惑、平庸有直接關係,從而希望君王們都能明月入懷,明目達聰,明察秋毫。然而,皇位世襲難保代代明君啊,這點淵明是沒認識到,還是避而不談,不得而知。

歷史證明,文士命運不應寄託於“人治”,而應寄望於“法治”!

在城邑里見到狀如鷂鷹的鴸鳥,這個國家就會有很多的文士被放逐。想起了那楚懷王時代,當時鴸鳥就多次來停留止息。青丘山有名叫灌灌的奇鳥,自言能見人所不能見而使人不迷失。

其十三原文

岩岩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廢共鯀,重華為之來。

仲父獻誠言,姜公乃見猜;

臨沒告饑渴,當復何及哉!

其十三賞析

陶淵明通過《山海經》所記廢共工與鯀之事,聯想而及齊桓公不聽管仲之言,既廢易牙等人又復之。感嘆帝者倘不慎用才,必遭禍患。

在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里,世間的傳說、神化、寓言、史實……通過其“魔鏡”,或被化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為哀婉的嘆息,或被化為驚天的怒吼,或被化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為剎那的頓悟,或被化為玄妙的虛幻,或被化為警世的宣言……難怪淵明有“詩人中哲人”之美譽。以此作為讀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小結語。

高嚴的大臣顯赫於朝廷及一國之中,作為君王當慎選賢才。帝舜何以流放共工而殺鯀?是帝舜見奸邪加以制裁。管仲向齊桓公獻誠言,遠易牙等人,反被猜疑。桓公臨死方知管仲言之深長,但已無濟於事了。

作者簡介

讀山海經讀山海經

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死後其好友暗贈諡號靖節先生,潯陽人(一說宜豐人)。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考證陶為奚族人,但其證據略顯薄弱)。(《宋書》隱逸傳雲:“陶潛字淵明,或雲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也。”)因宅邊種植五棵柳樹所以號五柳先生(未得到證實),謚稱靖節居士,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的元勛重臣,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後任彭澤縣令。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栗里(今星子縣境內)。52歲時偕少子陶佟回歸宜豐故里,四年後返潯陽,逝於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鎮秀溪、故村等處陶姓人皆為陶佟之後裔。歷代方誌載宜豐境內有南山、柳齋、菊軒、東籬、洗墨池、藏書礅、故里橋、靖節橋、我公橋、舒嘯台、賦詩灣、顧淵石、醉臥石、淵明洞、讀書堂、靖節祠等陶淵明遣跡及其紀念建築古詩出處。

陶淵明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