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及意外處理師

護理及意外處理師是指熟練掌握家庭護理技能,對嬰幼兒、中老年人、孕產婦、臥床病人提供科學的護理服務,並具備養生保健、中醫按摩等知識。在突發急症、人身意外傷害時能及時提供初步救援及護理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護理及意外處理師 英文名稱:Nursingandaccidenthandlingstaff
職責:家庭護理,嬰幼兒、老年人、孕產婦、病患照護;突發急救、人身意外或急病發生時初步救援及護理
等級:初級、中級、高級
行業:服務類
就業方向:家政服務公司、母嬰護理機構、社區服務中心、養老機構、公共場所安保部門、家居生活等

考試級別

1、護理及意外處理師技能認證培訓共設三個級別:初級、中級、高級
2、考試合格的學員,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創新研究所、新職業技能培訓產業聯盟聯合頒發《全國護理及意外處理專業技能水平考試證書》。證書終身有效,全國通用,國際通行,且全國統一編號,統一查詢平台:國家新職業技能水平考試網。

培訓對象

男性年齡16周歲以上、55周歲以下,女性年齡16周歲以上、50周歲以下,國中以上學歷,準備從事護理及意外處理服務工作的公民、農村婦女富餘勞動力、下崗再就業人員等。
要求:熱愛護理及意外處理工作,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
護理及意外處理師-培訓科目
模組1基礎知識
(一)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節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進一步了解護理及意外處理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學習護理及意外處理師的重要性、基本的護理及意外處理手段。
(二)培訓內容
理論知識
1.1初識護理學
1.1.1護理學的發展及基本概念
1.1.2護理的重要性
1.1.3護理程式與目標
1.1.4護理須知
1.1.5護理的未來發展
1.2認識急救及意外處理
1.2.1急救及意外處理的起源與發展
1.2.2急救及意外處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1.2.3急救與意外處理常用手段及用品使用方法
(三)培訓教學方式
傳統的理論知識授課方式,配加多媒體教學
模組2護理常識教育
(一)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節的培訓,學員能夠熟悉並掌握嬰幼兒、中老年人、婦女及孕產婦、男性病患生活照料的操作步驟、方法和技巧,了解清潔衛生、睡眠照料、飲食照料、用藥管理及臥床病患的口腔護理、清潔護理、壓瘡處理等方面的工作內容及生活照料的知識。
(二)培訓內容
理論知識
1.1日常護理
1.1.1常用護理知識及基本操作
1.1.2家庭合理用藥需知
1.1.3常見疾病照護
1.1.4嬰幼兒護理
1.1.5中老年人護理
1.1.6婦女及孕產婦護理
1.1.7男性疾病的護理
1.1.8臥床病人的護理
操作技能
2.1日常護理操作
2.2模擬臥床病患口腔清潔
2.3膳食搭配
(三)培訓教學方式
1、傳統的理論知識授課方式,配加多媒體教學
2、小組仿真操作、模擬演練
模組3急救與意外處理
(一)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節的培訓,學員能夠了解和掌握急救的常識、急救方法和急救技巧,掌握熟悉觀察、消毒、冷熱套用、急救、令學員具備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培訓內容
理論知識
1.1急救
1.1.1急救常識及必備急救技能
1.1.2突發急症處理
1.1.3其他意外傷害處理
1.1.4外傷急救
1.1.5室內安全隱患急救
1.2戶外急救與意外處理
1.2.1自然災害急救
1.2.2交通意外事故急救
操作技能
2.1模擬骨折包紮
2.2模擬急性中毒處理
2.3模擬外傷急救
(三)培訓教學方式
1、傳統的理論知識授課方式,配加多媒體教學
2、小組仿真操作、模擬演練
模組4基礎保健知識
(一)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節的培訓,使培訓對象熟悉了解家庭常用中醫保健知識,掌握常用中醫保健手法及技巧,根據被照護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案護理保健計畫。
(二)培訓內容
理論知識
1.1家庭常用中醫保健知識
1.1.1按摩
1.1.2拔罐
1.1.3艾灸
1.1.4刮痧
1.1.5藥浴
1.1.6中藥煎服
1.2飲食調理
1.2.1食療粥膳
1.2.2日常生活解毒
操作技能
2.1按摩手法及操作
2.2藥浴配比
2.3食療調理
(三)培訓教學方式
1、傳統的理論知識授課方式,配加多媒體教學
2、小組仿真操作、模擬演練
模組5法律法規及職業素養
(一)培訓基本要求
通過本章節的培訓,培訓對象能夠了解國家制定的《勞動法》、《勞動契約法》等相關法律規章制度,清楚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掌握工作中人際溝通技巧及基本禮儀,使學員具備一定的從業素養。
(二)培訓內容
1.1護理及意外處理師基本職業素養
1.1.1基本素質和要求
1.1.2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1.1.3工作中的人際溝通
1.1.4護理與法律
(三)培訓教學方式
1、傳統的理論知識授課方式
2、學員在家自學與認真熟讀教材

報考條件

初級報考條件:年齡18歲以上,均可報名考試。
中級報考條件:年齡25歲以上,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已取得初級技能認證證書者可以申請參加中級水平考試。
高級報考條件:年齡28歲以上,中專及同等學歷者,7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已取得中級技能認證證書可以申請參加高級水平考試。

背景分析

目前,我國在護理培訓方面同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通過兩組數字足已表明,在一些已開發國家,經過護理專業培訓並取得證書的人數達到國民人口的36%,經過意外處理知識培訓的人數達到國民人口的40%以上,而這兩個數據在我國均不足1%。近年來在重大活動現場和熱門旅遊場所經常發生意外受傷甚至猝死事件,人們面臨突發事故和疾病時,缺乏自救、互救知識技能,現場緊急救治不當是導致高傷殘、高死亡的主要原因。
護理及意外處理市場潛在需求巨大,但其專業性和行業管理缺乏系統性。病患護理人員、家庭保姆等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專業科學知識匱乏,從業人員的大部分僅憑藉個人經驗開展工作,並沒有接受過相關專業的教育或有關知識的培訓。
本培訓計畫依據護理及意外處理師職業標準編制,適用於護理及意外處理師職業技能培訓。遵循護理及意外處理師職業標準,按照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和持證上崗的原則組織護理及意外處理師職業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通過培訓使現有家政服務人員,敬、養老院護理人員,醫院護工等護理及意外處理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素質及專業技能普遍得到提高,達到持證上崗的要求,逐步滿足社會化、家庭化、個性化照護的需求。

職業概況

1、職業名稱:護理及意外處理師
2、職業定義:嬰幼兒、老年人、孕產婦、病患照護;突發急救、任何意外或急病發生時初步救援及護理

從業要求

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護理及意外處理知識概論、技術護理、緊急救護、危險處理、心理護理、基礎護理、護理技巧、意外突發事故緊急處理、康復護理、專科護理、基本禮儀及人際溝通、營養保健、生活照料等。

相關職業區別

與月嫂、保姆、養老護理員、育嬰員、家政服務員存在職業區別,根據綜合各類相關文獻,將這三者的區別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
(一)服務對象的區別
1、月嫂:為產褥期媽媽和新生兒提供照護的家庭服務人員
2、母嬰保健師:為待產、哺乳期女性及嬰兒提供照護及保健服務的家庭服務人員
3、育嬰師:主要從事0~3歲嬰幼兒照料、護理和教育的人員,在服務過程中一般是3個月以上的嬰幼兒
4、養老護理員:對老年人生活進行照料、護理的服務人員
5、護理及意外處理師:不僅可以為產褥期媽媽和新生兒提供照護;為待產、哺乳期女性及嬰兒提供照護及保健服務;提供嬰幼兒照料、護理和教育;對老年人生活進行照料、護理,還可以提供病患護理及在護理工作中突發意外的及時處置、日常生活中任何意外或急病發生時初步救援及護理。
(二)技能要求的區別
1、月嫂主要是掌握基本的新生兒照護,產褥期媽媽照護等方面的技能。
2、母嬰保健師主要掌握嬰兒和待產、哺乳期女性的生活、生理、心理、衛生、醫衛預防等技能,具備孕期指導、產後恢復等、嬰兒運動、早期智力開發等技能。
3、育嬰師主要掌握嬰幼兒的養、護、教,包括飲食、飲水、睡眠、智力開發、社會行為及人格培養、個性化教學等。
4、養老護理員主要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常見疾病的護理等。
5、護理及意外處理師要掌握日常護理基礎知識、嬰幼兒護理、中老年人護理、婦女及孕產婦護理、男性疾病護理、臥床病人護理、突發急症處理、意外傷害處理、戶外急救處理、家庭保健知識、飲食調理等。
(三)薪酬待遇的區別
護理及意外處理師待遇高於月嫂等普通家政服務人員,護理及意外處理師薪酬靈活,各個省份時間和待遇差別較大。

未來展望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護理及意外緊急處理技能的需求不斷提高,對護理與意外緊急處理人員的數量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人員的缺失已經成為社會組織發展的巨大瓶頸,病患護理人員、家庭保姆等從業人員的大部分僅憑藉個人經驗開展工作,並沒有接受過相關專業的教育或有關知識的培訓,無效、甚至錯誤的急救意識、方法和護理行為導致很多本應避免的嚴重事故的發生。
護理及意外處理師技能認證培訓項目的宗旨為:“最佳化職業資源,提升人才價值”,其目的在於通過認證活動客觀的、全面的、評價評估從事該崗位工作人員的綜合技能和知識結構等方面的素質,給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國際認可的新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