譴責[詞語]

譴責[詞語]
譴責[詞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譴責是一個漢語辭彙, 拼音是 qiǎn zé。 釋義:嚴肅申斥。指對荒謬言行或錯誤政策進行嚴厲責備,帶有莊重色彩。 意思是指斥責;責備。

基本信息

詞目

譴責

拼音

qiǎn zé

引證解釋

申斥。

《史記·外戚世家》:“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

《後漢書 卷四十九 仲長統傳》:“然政有不理,猶加譴責。”

《五代史平話 漢史 卷上》:“疾忙起來,去見長者,莫帶累咱每喫受譴責。”

《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周天元如洛陽 ……仍令四後方駕齊驅,或有先後,輒加譴責,人馬頓仆,相及於道。”胡三省註:“方駕,並駕也。”

宋周密《齊東野語·景定慧星》:“臣當委心以聽,奉身以退,徐請譴責,以戒為臣之繆於國者。”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是時明總兵李成梁,已由明廷譴責,說他無端啟釁,褫職回籍。”

清 吳下阿蒙 《斷袖篇·琴書》:“自某侍左右,相公未嘗以疾言遽色加我,豈真我善事主人,不遭譴責哉?特相公姑息含容之耳。”

沙汀 《在祠堂里》:“於是那種千篇一律的譴責又開頭了。”

示例

他譴責了這種不正當的行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