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興和

譚興和

譚興和,教授,1959年生,任職於湖南農業大學。

基本信息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

男,漢族。1959年11月出生。教授職稱。現為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果樹學,園藝產品采後處理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生導師,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食品科學學科碩士生導師。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湖南省跨世紀技術與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後備人選、湖南農業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1983年在湖南農學院園藝系果樹專業獲學士學位,1984年9月晉升助教職稱,1988年在西南農業大學食品系農產品貯藏加工專業獲碩士學位,1990年7月晉升講師職稱,1995年7月晉升副教授職稱,1999年6月晉升碩士生導師,2002年7月晉升教授職稱。2003年11月晉升博士生導師。2004年9月畢業於湖南農業大學果樹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

5年內共獲得省級成果獎2項、地市級成果獎3項。主持國家級科研課題2項,其它研究課題5項;發表研究論文40篇,其中第一作者的28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的2篇,在國家級刊物和會議發表的20篇,有2篇獲得湖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1篇被聯合國AGRINDEX摘錄,3篇被美國CA文摘摘錄。公開出版著作8本。在全國食品類專業本科教材《軟飲料工藝學》、《農產品貯藏運銷學》和 《果品蔬菜加工工藝學》中任副主編。
講授課程:食品工藝學、果蔬貯藏加工學、食品加工新技術、農產品貯藏運銷學。
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技術、果蔬加工與貯藏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社會兼職:第九、十屆湖南省政協常務委員、湖南省食品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園藝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產品質量監督特聘諮詢專家。
獎 勵:1997、2001年分別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003年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要成果

在食品加工及保鮮技術研究領域,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共6項:即食黃花菜研究開發、黃花菜保鮮與加工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蔬菜發酵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究、蔬菜系列食品工業化生產技術研究、獼猴桃資源調查研究、馬鈴薯安全食品加工新技術研究,還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獲得地(廳)級科技獎及教學成果獎6項。共主編和參編出版了著作及全國使用的教材22部。主要著作有《醬醃菜加工技術》、《果蔬加工技術》、《柑橘貯藏加工技術》。編寫出版的主要教材有全國“十五”和“十一五”規劃教材、全國面向21世紀教材《果蔬加工工藝學》、《食品工藝學概論》、《農產品貯藏運銷學》、《果蔬貯藏運銷學》、《園藝產品貯藏加工學》、《軟飲料工藝學》等。所講授的碩士生課程《農產品加工新技術專題》獲得湖南農業大學2007年“精品課程”資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8項,其中5項已經獲得授權。

主要科研課題

先後承擔了國家支撐計畫項目(薯類燃料乙醇與生物柴油轉化關鍵技術研究)、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專項課題(馬鈴薯安全食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國家948項目等研究課題(發酵辣椒製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國家973項目(r-射線降解木質纖維素的機理研究)共4項,主持和參加了省級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利用馬鈴薯生產燃料乙醇的關鍵技術研究等)、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熱激蛋白的誘導分離鑑定與柰李冷害控制的基礎研究)、省產學研結合課題(柑橘加工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等共5項,主持了省教育廳重點科研課題1項(出口創匯速凍蔬菜加工與保鮮技術研究)。先後承擔了農業部、省教育廳和學校各級教學改革研究課題4項。在科研開發與產業化方面,與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有多項技術得到轉化,扶植了多個農產品加工企業成為國家級和省級龍頭企業。

研究生培養

1999年以來,共招收碩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6名。已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中,有6人分別考上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南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院所的博士研究生,1人考上了國家公務員,2人到北京國家級單位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