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添麟

譚添麟

譚添麟,祖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大洲(大栗樹社),公元1406年卒,贈護國將軍,蔭一子為左千戶、千戶。歸葬安仁,妣謝宜人,生一子,必祥。

譚添麟,祖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大洲(大栗樹社),元末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極端尖銳化,終於導致了元末農民起義。這次起義規模大、時間久,以紅巾軍為主力的農民起義軍沉重打擊了元朝在全國各地的統治,為朱元璋最後推翻元朝創造了條件。

正當元朝統治下的北方處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吳元年十月,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二十五萬北伐。他再三申明行軍紀律,又發布了北伐檄文,提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根據朱元璋的作戰部署,徐達率軍先抵淮安,攻占山東全境。洪武元年三月,徐達等進入河南,同時,由馮宗異率領的偏師克陝州,扼潼關,西略華州,以防李思齊等援兵東犯。五月,朱元璋抵汴梁,準備進軍大都。閏七月,明兵會集德州,步騎舟師繼續沿運河北上,下長蘆,克清州,至直沽,大都震驚。七月二十八日,當明軍占領通州後,元順帝率后妃、太子逃到上都。八月初二,徐達率北伐明軍進入大都,元朝政權被推翻。

元朝至正22年(公元1362年)譚添麟聞明太祖寬仁愛仕,仗劍前往投從,至則太祖已在江州詣軍門,引見為護衛親軍。洪武三年楚諸郡皆為陳氏,太祖兵臨之,陳友良勢大減。逐棄江州,彬力也。太祖至龍興,令普祥仍守袁州,而以彬為江西行省參政。公元1363年從破陳友諒於鄱陽湖,以功擢管軍百戶;公元1364年隨征陳理於武昌,理降;從湖廣行省參政下漢、沔、荊、岳屢功加升千戶職,公元1389年論前後功實授九溪衛千戶所正千戶,加升指揮使銜,兼握百戶篆,並鑄千百戶印授之。九溪衛在慈利縣北九十里。西南至永定衛二百八十里,本宋之索口寨,後廢為市。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設九溪衛下轄桑植安撫司及九個千戶所;有九淵、野牛、三江口、閘口四關。所屬曰守御添平千戶所,在衛北,洪武二年置。曰守御安福千戶所,在衛西北,洪武二十三年九月置。曰守御麻寮千戶所,在衛北,洪武四年置。曰桑植安撫司,本桑植、荒溪等處宣撫司,在衛西北,太祖丙午年二月置,後廢,永樂四年十一月改置。左、右、前、後、中五所,以及澧州所、安福所、添平所、麻寮所四所。

洪武二十三年 公元1390年移鎮九溪,奉旨立營堡屯田。公元1406年卒,贈護國將軍,蔭一子為左千戶、千戶。歸葬安仁,妣謝宜人,生一子,必祥。

譚添麟,澧水流域譚氏一世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