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剛[西南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譚剛[西南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譚 剛,(1971-)男,漢族,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自貢人,200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華民國史、中國近代經濟史。已在《中國經濟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歷史檔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西南師範大學學報》、《長白學刊》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和書評近20篇,參編教材一部,參予承擔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一項,目前正主持一項西南大學博士基金項目研究。發表代表性學術論文10篇。

簡介

200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榮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已在《近代史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中國經濟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和書評近30篇,出版學術專著一部,參編教材一部,參予承擔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一項,主持西南大學博士基金項目研究一項、重慶市社科項目一項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項。

學術論文

1、《日本侵略軍的“鹽遮斷”轟炸》,《文史雜誌》,2000年第4期。

2、《范旭東在自貢重建久大鹽廠原因述評》,《鹽業史研究》,2001年第3期。

3、《論抗戰前的“移民開發西北”思潮》,《青海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4、《抗戰時期的西部交通建設與城市發展》,《天府新論》2004年第2期。

5、《抗戰時期西部航空運輸業建設》,《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6、《抗戰時期大後方內河航運建設》,《抗日戰爭研究》2005年第2期。

7、《1927-1937年知識分子的“移民開發西北”觀》,《知識分子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系 2005年。

8、《清末民初川江輪船運輸業的興起與濟楚川鹽運輸近代化》,《鹽業史研究》2006年第2期。

9、《西南民族地區毒品問題的歷史考察與現實關懷——評秦和平著《西南民族地區的毒品危害及其對策》》,《中華文化論壇》2006年第2期。

10、《抗戰時期西部公路建設》,《歷史檔案》2007年第1期。

11、《“駝峰”航線與美國對華援助》,《長白學刊》2007年第2期。

12、《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交通立法與交通管理》,《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 文轉載。

13、《抗戰時期重慶市民的日常生活》,《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

14、《重慶大轟炸中的難民救濟(1938-1943)》》,《西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15、《隴海鐵路與陝西城鎮的興衰(1932-1945)》,《中國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6、《抗戰時期人口遷移及對西部開發影響的全景展示——評張根福著〈抗戰時期的人口遷移—兼論對西部開發的影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年第4期。

17、《箇舊錫業開發與生態環境變遷(1890-1949)》,《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0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18、《滇越鐵路與雲南礦業開發(1910-1940)》,《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1期。

19、《抗戰時期西北皮毛貿易與大後方經濟運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20、《抗戰時期四川的糧食運輸管理》,《抗日戰爭研究》,2012年第4期。

21、《抗戰時期人口內遷背景的西南大後方現代化》,《重慶社會科學》2012年第7期。

22、《免費師範生歷史課堂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西南大學為例》,《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2年第11期。

23、《1931—1937年歐亞航空公司的經營管理與業績分析》,《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 第2期。

24、《近代內蒙古地區疾病流行與蒙古族社會變遷》,《中華醫史雜誌》,2013年第2期。

25、《西南土產外銷與大後方口岸貿易變遷(1937-1945)》,《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2期。

26、《抗戰時期廣西企業公司研究(1941-1944)》,《抗日戰爭研究》,2013年 第3期。

27、《形象塑造與政權鞏固》,《二十一世紀》(香港)2014年第1期。

代表性學術專著:

《抗戰時期大後方交通與西部經濟開發》,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7月,約60萬字。

主講課程:

1、《中國近代史》必修(本科生)

2、《中國近代經濟史》選修(本科生)

3、《中國現代化進程》選修(本科生)

4、《抗日戰爭研究》選修(研究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