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龍說[元代康里巎巙書法作品]

謫龍說[元代康里巎巙書法作品]
謫龍說[元代康里巎巙書法作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謫龍說》卷是元代書法家康里巎巎的代表作品之一。紙本,草書,縱28.8cm,橫137.9cm。《謫龍說》紙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件作品是康里巙巙抄錄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的作品《謫龍說》贈送給他的好朋友葉彥中的。

基本信息

康里巎巙《謫龍說》今存本 康里巎巙《謫龍說》今存本

迎首鈐“松風堂”朱文印,款下鈐“康里子山”朱文印。本幅及隔水鈐有清梁清標“蕉林鑑定”、安岐“安儀周家珍藏”及乾隆內府諸鑑藏印。卷前有清永瑆題簽“康里子山謫龍說”。卷後有元周伯琦、昂吉、瞿智,清永瑆4段題跋。

作品釋文

釋文: 謫龍說,柳子厚。 扶風馬孺子言:年十四五時,在澤州與群兒戲郊亭上。有光燁然,須臾有奇女墜地,被緅裘白文之里,首步搖之冠。貴游年少悅之,稍狎焉。女頩爾怒曰:“不可!吾固居鈞天帝宮,上下星辰,羞崑崙,薄蓬萊,而不即者。帝以吾心侈大,怒而謫來,七日當復。今吾雖困辱塵土中,非若儷也,吾復且害若。”眾懼而退。乃入居佛寺講室焉。及期,進取杯水,噓成雲氣,五色翛翛也。乃取其裘反之,化為白龍,徊翔登天,莫知其所如往,亦怪甚矣。嗚呼!非其類而狎其謫不可哉。孺子不妄人,故記其說。彥中判府賢友,久不覩仆惡札,因草書《謫龍說》往。想展覽之際,如相見也。康里巎再拜。

作品賞析

此卷清初由安岐、梁清標遞藏,乾隆年間入內府,後歸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 此書得王羲之筆意,用筆精巧嫻熟,線條圓潤流暢,筆畫輕重粗細極為分明,富有強烈的節奏感。雖無書寫年款,但從書貌看應是康里巎巎書法成熟時期的作品。顧復《平生壯觀》、安岐《墨緣匯觀》、吳升《大觀錄》、清內府《石渠寶笈》著錄。

作品以草書書寫,作品中的書法線條流暢,運筆嫻熟,為康里巙巙書法成熟期的作品,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元代瞿智亦在題跋中評論道:“子山平章書似公孫大娘舞劍器法,名擅當代,前後相去數百載,而具美於卷中,展玩之如秋濤瑞錦,光采飛動,可謂妙絕古今矣。”

作者簡介

康里巎巎(1295-1345),字子山,號正齋、恕叟,色目康里部人,元代著名少數民族書法家。幼年時在皇家圖書館受過充分的漢文化教育,後來做過文宗和順帝的老師。他是個廉潔、正直的大臣。子山書正書學虞世南、鍾繇,行草宗羲獻。草書猶得鍾王筆意,勁圓毫雄,極具個人特性。其學書極其用功,傳雲可以“日寫三萬字”三倍於松雪道人之“日書萬字”,的確令人驚嘆!《元史·本傳》云:“善真行草書,識者謂得晉人筆意,單牘片紙,人爭寶之,不翅金玉。”書與趙孟頫、鮮于樞、鄧文原齊名,世稱“北巎南趙”。

他的成就主要在行草,代表作有《謫龍說卷》、《李白古風詩卷》、《述筆法卷》、《柳宗元梓人傳》、《十二月十二日帖》等。

康里巎巎筆畫遒麗,轉折圓勁。康里夔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書法家在書壇名重一時,士大夫萃於其門。明代解縉說:“子山書如雄劍倚天,長虹駕海。”康有為推崇他“奇崛獨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