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電影選集:歷史卷

出版社: 開本: 第一部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7月1日)
平裝: 35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11180398
條形碼: 9787811180398
尺寸: 22.8 x 16.8 x 2.8 cm
重量: 558 g

內容簡介

謝晉電影選集:歷史卷》包括《秋瑾》、《清涼寺鐘聲》、《鴉片戰爭》三部電影。這三部電影都是以重要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影片。《秋瑾》講述的是辛亥革命前夕,面對外國列強的瓜分,舉國上下革命浪潮湧動。滿懷激情的秋瑾不滿丈夫王子芳和狎友們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決心洗淨鉛華,痛別年幼的子女,在女書法家吳芝瑛的資助下,東渡日本留學。秋瑾在日本與進步人士徐錫麟、陳伯平和《警世鐘》作者、革命家陳天華擊掌為盟,立志為推翻清朝統治而獻身,陳天華以身投海用生命來喚醒蒼生。不久,被孫中山先生委以重任的秋瑾毅然回國。秋瑾回到上海,四處籌資創辦了《中國女報》,並接任大通學堂督辦,與光復會骨幹王金髮一起聯絡各地會黨,準備浙皖兩省起義。徐錫麟在安徽刺殺恩銘事發後,秋瑾被捕,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清涼寺鐘聲》敘述的是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駐紮在河南韓家莊的日本軍隊倉皇撤離。隨軍護士大島和子的出生不久的兒子被日軍官扔下車,莊裡的羊角大娘拾到了這個男嬰,並頂住了巨大的偏見和壓力收養了孩子,取名“狗娃”。羊角大娘的啞巴兒子葫蘆起先十分討厭狗娃,後卻把狗娃當成了自己的兒子。葫蘆在一次事故中身亡,年老體衰的羊角大娘把狗娃送到了清涼寺出家,臨別前羊角大娘將狗娃親生母親的一條和服腰帶留給他。20年後,已經身為明鏡法師的狗娃隨中國佛教代表團訪日,明鏡與自己的生母相見相認最後含淚而別,明鏡最終還是回到了養育他的故鄉中國。清涼寺的鐘聲依舊響起。
《鴉片戰爭》講述了清朝道光年間英國商人每年向中國輸入近兩千噸鴉片,嚴重威脅著大清帝國。道光皇帝命湖廣總督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林則徐一到廣州,立即處死了一批煙販。迫於壓力,英駐華商務總監義律讓英國商人交出所有鴉片,同時又派人回國遊說英政府以此為藉口向中國開戰。道光皇帝命林則徐在虎門將收繳的2萬箱鴉片全部銷毀。不久英軍占領虎門,繼而又很快攻占舟山定海,北上天津。林則徐被道光帝免職,派新任欽差大臣琦善與義律求和。道光帝不忍賠款和割讓香港,命令水師戰艦頑強抵抗,關天培率領的將士們全部為國捐軀。1842年,中英簽署《南京條約》,香港從此淪為英國殖民地達一個半世紀。

目錄

序一
序二
本卷概述
《秋瑾》劇照集錦
《清涼寺鐘聲》劇照集錦
《鴉片戰爭》劇照集錦
導演闡述洗淨鉛華拋卻珠翠——《秋瑾》導演構思
第一部 秋瑾
電影完成本
專家評論秋瑾與《秋瑾》
第二部 清涼寺鐘聲
導演闡述呼喚美好的心靈
電影完成本
專家評論佛的凝視——評《清涼寺鐘聲》
第三部 鴉片戰爭
導演闡述 藝術家的歷史重任——《鴉片戰爭》拍攝構想
電影完成本
專家評論歷史風雲下的悲情史詩——評《鴉片戰爭》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