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壩

謝壩

謝壩仡佬族苗族鄉始建於1987年10月,1992年“建並撒”時,合併原來的謝壩、上關、馬南三個鄉為現在的民族鄉,是遵義市的8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位於縣城東南面,距縣城約76公里,地處東經107°30′—107°38′北緯28°9′—28°20′。東接鳳崗,南鄰湄潭,西靠綏陽,北連流渡、市坪,總面積96多平方公里,湄汶公路從北到南橫貫謝壩,是正安、湄潭、鳳崗三縣的經濟連結點。鄉政府所在地東禮村閣上組,海拔900米,是謝壩土特產交易的集散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地帶。現轄6個村、39個村民組、3270餘戶、1.4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9830餘人。

謝壩河從北至南橫貫謝壩,是洪渡河的發源地,水質特異,特產“娃娃魚”、“岡鰍”;山林覆蓋面積居全縣前列,林中大腳菇、金針菇等野生菌類俯拾皆是;特異的喀斯特地形和高山深谷是何首烏、金銀花、五蓓子等野生藥材滋生的好地方。特色的少數民族鄉情和地域特色注定了謝壩鄉是農業鄉,民眾要想富,必須走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而謝壩高山、半高山氣候正是發展烤菸的好地方;土地肥沃,盛產洋芋(畝產4000斤,個大澱粉含量高,辦有東禮村澱粉加工廠);草坡草地面積廣,是畜牧業發展的理想牧場;從未受現代化工業大發展侵蝕的處女地,是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的沃土。少、邊、窮的鄉情,百業待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