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武城遺址

講武城遺址

講武城遺址位於河北省磁縣城南漳河北岸講武城村。講武城唐以前稱武城,宋代以後改稱講武城。講武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後,經常活動在這裡,把此地作為培養武將的基地。古城平面呈平行四邊形,除南牆及東牆南段被彰河沖毀外,其餘大部分尚存。1958年發掘,出有板瓦、筒瓦等建築構件和豆、罐、盆等生活用品,從遺物上看屬於戰國古址,漢代以後曾經補築、改造或擴建,繼續沿用。

基本信息

古蹟簡介

位於磁縣城南10公里處的講武城鎮講武城村,在漳河的北岸。講武城早期稱武城,《漢書·地理志》說:“鄴有……武城。”講武城遺址

講武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從古城往東5公里有東魏、北齊國都古鄴城,往西10公里漳河南岸有伯陽城,往北是趙都邯鄲,往南是殷商古都安陽。這裡是南達鄭、衛,北通燕、趙的交通要道,是趙都邯鄲南部、鄴城西部一座規模較大的古城。三國時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後,經常活動在這裡,把此作為培養武將的基地。
古城原是南北長,東西窄。因南部被漳河沖毀,現殘存遺址則相反為東西寬,南北窄。南城牆全被漳水沖沒,西城牆與東城牆各被沖毀一部分,北城牆還有7段。從城的東北角至西北角長1169米,東牆殘存200米,西牆尚存920米,牆址殘高2~9米,上寬6.5米,牆基寬為17~26米,全部為黃土堆積而成。
1958年在講武城火車站附近,進行部分發掘,其文化堆積上為東漢文化層,下為戰國文化層,個別地方還有較早的文化層。城內還發現不少繩紋筒瓦和板瓦、豆把、罐盆等,從遺物上看是趙國古城。

由來

位於磁縣城南10公里處的講武城鎮講武城村,在漳河的北岸。講武城早期稱武城,《漢書·地理志》說:“鄴有……武城。”講武城遺址

武城遺址 位於縣城南漳河北岸講武城村。講武城唐以前稱武城,宋代以後改稱講武城。講武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後,經常活動在這裡,把此地作為培養武將的基地。古城平面呈平行四邊形,除南牆及東牆南段被彰河沖毀外,其餘大部分尚存。1958年發掘,出有板瓦、筒瓦等建築構件和豆、罐、盆等生活用品,從遺物上看屬於戰國古址,漢代以後曾經補築、改造或擴建,繼續沿用。

獲得名譽

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講武城村

邯鄲市磁縣講武城鎮講武城村,位於磁縣縣城南大約10公里的地方,緊鄰京廣鐵路和107國道。村子的南面是奔騰不息的漳河,圍繞著村子的北面和西面,有一道長長的高崗,據說三國時期,曹操曾經在這裡築城操練軍隊,高高的土崗就是講武城遺址所在,而講武城村名也是由此而來。雖說河北省的特色地方戲是河北梆子,但是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平時農閒,村裡的百姓喜歡聽的戲曲卻是河南豫劇。“往南走2華里就到河南了”
村子裡,隨處可以看到普通而常見的磚瓦房,幾條不寬的水泥主幹道連線著,伸向四面起伏不平的土路,因為是農閒時間,村里總是會看見三五個人聚在一起,曬曬太陽,聊聊閒天——整個講武城村的生活節奏緩慢而平和,歷經了一千多年的歲月,曾經的金戈鐵馬和將士們如山的吶喊聲都已經掩埋在歷史厚厚的塵埃之中……
講武城村南北西三面都是開闊的麥地,這個位於華北大平原上的村子現在有將近2000口人,因為土地平坦肥沃,又靠近漳河,村民多以糧食種植為主。
講武古城遺址位於村西面和南面,到那裡還要走一里多,遠遠看去整個遺址就像是巨人有力的臂膀,護衛著這個小村莊。雖然當初是軍事要塞,但是除了兩道長長的土牆,村中已經找不出和要塞有關的東西了——沒有什麼能夠抵擋歲月的沖刷。
鄉親們口中的土崗其實就是講武古城的城牆,全部是夯土而成,表面很多地方都已經風化,大部分都長滿了半人高的野草和荊棘,一派荒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