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號[質量效應系列遊戲中的人類護衛艦]

諾曼第號[質量效應系列遊戲中的人類護衛艦]
諾曼第號[質量效應系列遊戲中的人類護衛艦]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BioWare的太空歌劇RPG遊戲《質量效應》/《Mass Effect》系列中出現的遊戲載具。SSV Normandy SR-1諾曼第號(星聯隱形偵察艦諾曼第號)是一艘星聯太空船,她是“深度偵察”(Deep Scout)護衛艦的原型艦,由神堡議會贊助,星聯和突銳合作開發的諾曼第級護衛艦的首艦。她為單獨深入不穩定區域執行偵察任務進行了最最佳化設計,使用了最高級的隱形技術,由一台實驗性質的驅動核心提供動力。 諾曼第號以1944年的諾曼第登入戰命名,這是二戰中的一場關鍵戰役。

諾曼第號的IES(Internal Emission Sink/內部輻射抑制)隱身系統是她最值得注意的特點。幾個世紀以來,隱身對星際飛船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飛船日常操作產生的熱量在絕對零度的宇宙背景下非常容易探測,不過諾曼第號卻可以通過深藏在船身內部的鋰散熱系統暫時的“存儲”產生的熱量。

IES隱身系統也有自己的局限,在超光速飛行(FTL)時諾曼第無法隱身,因為藍移產生的熱量超出了散熱系統的存儲能力,另外,即使退出了超光速飛行狀態,任何可見掃描都會導致她暴露,不過這種情況相當稀少了,因為現在大多數飛船更依賴電子掃描而不是目視接觸,另外在茫茫宇宙空間定位一艘飛船實在太困難。諾曼第號能夠隱身飛行2-3小時,或者在星系內部無動力飛行數日而不至於暴露行蹤。存儲的熱量最終需要釋放出來,否則就會把船員活活烤焦。

隱身系統由“坦塔羅斯”驅動核心(Tantalus Drive Core)驅動,這是一台實驗性質的設備,它相比一般飛船的驅動核心被成倍放大了。塔莉對星聯如何能把這台設備塞進緊湊的諾曼第船身非常著迷,小丑曾提到過大的驅動核心影響了諾曼第號的平衡,但是沒有他處理不了的問題。坦塔羅斯引擎能使質量集中,產生的引力場讓諾曼第號“掉進去”,這使諾曼第號可以不必藉助於熱能推進器移動。總之驅動核心不僅讓諾曼第號快速又安靜,更意味著她在不得不給驅動核心放電之前可以超光速飛行更長時間。

諾曼第號的設計證明實驗技術非常有效,吸取了經驗教訓的後續型號將會被製造。

像所有的護衛艦一樣,諾曼第號裝備了GARDIAN(General ARea Defense Integration Anti-spacecraft Network)點防禦雷射武器,動能屏障,質量加速炮,此外她還裝備了先進的“標槍”雙聯裝魚雷。

在《質量效應1》中由星聯建造的初代諾曼第號被《質量效應2》開頭中的主要敵人“採集者”的飛船所擊毀,同時薛帕德指揮官陣亡,但在幻影人所帶領的名為賽博魯斯的組織努力下,成功復活了薛帕德指揮官。(同時通過《質量效應3》的DLC來看,他們還製造了一個薛帕德指揮官的複製人)

在初代諾曼第號被採集者擊毀後,賽博魯斯在回收復活薛帕德的同時,他們黑入了星聯的系統,並盜取了諾曼第號的設計圖紙並加以改造(多了私人房間23333)甚至把JOKER(小丑)挖了過來繼續給薛帕德開飛船,同樣EDI(伊蒂)也是這時候才有的。

隨後在薛帕德找尋同伴的過程中,薛帕德通過各個同伴的種族所掌握的技術來給諾曼第號升級(影響2代中隊友的死活和3代的戰鬥力),但在從採集者基地回來後,這艘新的諾曼第號重新回到了星聯手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